一支鐵筆侍三君的劉放故事
劉放(?~250年),字子棄,他是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朝廣陽順王的兒子西鄉侯劉宏的后人。他開始時擔任本郡主簿,被舉薦為孝廉。天下大亂時,漁陽人王松割據一方,劉放前去投靠。
曹操攻克冀州后,劉放勸說王松歸順曹操。曹操在南皮縣討伐袁譚時,寫信召喚王松助戰,王松獻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座城池后歸附了曹操。劉放替王松寫了回復曹操的信,文辭十分華美,曹操很是欣賞,馬上征召了劉放為官。
205年,劉放和王松一起來到了曹操那里。曹操很高興,把劉放比作當年的班彪歸附竇融,隨即讓劉放擔任參司空軍事,后歷任主簿記室,出任合陽、詡、贊縣的縣令。
魏文帝繼曹丕位后,劉放轉任左右丞。幾個月后,劉放又調任縣令。220年,劉放任中書監,賜爵為關內侯,和當時的關中侯孫資一起執掌國家機密大事。222年,劉放晉爵為魏壽亭侯,孫資為關內侯。
魏明帝曹睿繼位后,兩人都被寵信重用,一起被加官為散騎常侍,晉升劉放西鄉侯爵位,孫資為樂陽亭侯。233年,吳國派遣將領周賀從海路到達遼東,對公孫淵招安。曹睿計劃從半路截殺周賀,朝廷中的大臣們都認為不可行,只有孫資果斷執行,果然大敗吳軍,孫資被晉爵為左鄉侯。劉放善于起草各類文書,曹操、曹丕、曹睿時期的詔書命令中,凡是有關招喻內容的,多數出自劉放之手。
這一年中,孫權想聯合諸葛亮興兵伐魏,邊境軍兵截獲了孫權的書信,劉放就把書信中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卻使文句前后照樣通順,把信件送給魏國將軍滿寵。在信中假說孫權要聯合曹魏,然后再把這封信送給諸葛亮。諸葛亮果然相信,把信轉給吳國的大將步騭等人,步騭等人拿著信去見孫權。孫權怕諸葛亮懷疑自己心不誠,好是費勁解釋了一番,聯合出兵的事情也擱置下來。劉放、孫資都加官為侍中、光祿大夫。
238年,遼東平定后,劉放、孫資二人因為參與謀劃,都得以晉升爵位,劉放封為方城侯,孫資封為中都侯。這一年,曹睿病重,想任命燕王曹宇為大將軍,再加上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同輔佐朝政。但曹宇生性謙恭,堅辭不肯接受。
曹睿對當時的司馬懿很不放心,就召見劉放、孫資詢問他們的意見。劉放、孫資回答:“燕王確實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以擔當這個重任。”曹睿又問:“曹爽可以代替曹宇嗎?”劉放、孫資立即表示贊同,建議馬上召回遠在遼東的太尉司馬懿,曹睿接受他們的建議,隨即讓劉放起草詔書。
劉放、孫資剛出去,曹睿又改變了主意,下詔不要再讓司馬懿趕來。不一會兒又召見劉放、孫資說:“是我自己要召回司馬太尉,而曹爽等人卻不同意,差點壞了我的大事!”命令他們再次起草詔書,明確宣召曹爽和劉放、孫資一同前來托孤,罷免了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等人的官職。
這時,司馬懿也趕到,他們一起到曹睿的臥床前接受詔令,接著曹睿就去世了。齊王曹芳繼位后,因劉放、孫資決定了曹睿身后的重大人事安排,朝廷給他們增加封邑三百戶,劉放連同以前的封邑達到一千一百戶,孫資則是一千戶,又加封兩人的一個兒子為亭侯,次子為騎都尉,其余各子都封郎中。
240年,兩人再次加官,劉放為左光祿大夫,孫資為右光祿大夫,授金印,佩紫綬,在禮儀上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司相同。245年,劉放轉任驃騎將軍,孫資為衛將軍,兩人所兼任的中書監、中書令不變。
曹爽被司馬懿誅殺后,又任命孫資擔任侍中,兼任中書令。250年劉放去世,謚號為敬侯,劉放的兒子劉正繼承爵位。孫資升為驃騎將軍,轉任侍中,251年孫資去世,謚號為貞侯。
黃其軍
? ? ? 作于2019年3月9日(古歷二月初三)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