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寫過關于覺察的小文章,今天越越就和親們分享下我常用的覺察小工具——曼陀羅和潛意識圖像OH卡。
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每天都和柯老師進行曼陀羅的繪畫和潛意識圖像OH卡的對話的練習。在涂寫繪制曼陀羅的過程中,無論你有任何的急躁、憤怒、喜悅、悲傷等等情緒,都會在這張圖片上顯現。并且,每次當我涂寫曼陀羅之后,我發現自己的各種情緒就已經抒發、發泄出來了,自己的心境已經變得比之前平靜。
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作品,慢慢與圖片連接,感受那個情緒,和情緒對話,問問自己情緒的背后是什么?這時,我拿出OH卡,看著一幅幅畫面,一個個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浮現。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很天(幼)真(稚)的姑娘(現在也沒多成熟哈哈),我經常因為爸爸不能理解媽媽而和媽媽一起著急,一起責怪爸爸。爸爸和媽媽的思維不一樣,但是媽媽常說為什么你就不能這樣想想,為什么你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然后媽媽就會非常生氣、憤怒。然后我就很同情媽媽,我很理解媽媽(都)的(是)想(女)法(人),于是我也會覺得爸爸很不可思議,爸爸怎么那么傻呢?愚蠢呢?于是我就會又憤怒又害怕,害怕以后我的男朋友不理解我怎么辦呢?看來當時我這個想法有點多余了——先找個男朋友再說吧。
在一次覺察練習中我抽到卡的畫面是一個小女孩抱著一條蹲著的大狼狗,貌似女孩在安慰狗狗,然后狗狗的表情很委屈。我頓時看到了那個委屈和爸爸的委屈好像啊。是啊,爸爸也不想這樣的,爸爸也很想理解媽媽,可是他真的做不到,他想的和媽媽的想法思維真的不一樣,但是這并不妨礙爸爸愛我們不是嗎?我何必強求每個人都理解我呢?因為有時候自己都不能完全的理解、了解自己啊!于是對這件事我就釋然了,也理解爸爸了,自己了解自己就可以了。為什么當別人不理解自己的時候你會那么生氣,看看背后是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得到認可、理解、接納,最初的這些認可、理解、接納你認為誰沒有給你、滿足你呢?你是要繼續索要,還是去學會自己給自己呢?
其實這個事情也讓我想起一個愛生氣的阿姨,她經常因為別人懷疑或否定自己的想法而生氣,其實我在想,可能這個阿姨自己內心沒有什么堅定的自我標準吧。如果她足夠肯定自己的想法的話,那么即使有人反駁也不至于很生氣。所以,這個阿姨也是要尋找自我肯定、不斷提高自我價值感以及自我認同感,這樣她就不會那么生氣了。
是的答案就在我們心中,這時候我才理解“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問題的專家”這句話的含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療愈自我拯救的力量。我想曼陀羅和OH卡就是自我拯救的工具,就是幫助我們更好認識自己的工具。當我們沒有能力很客觀的站在自己的情緒之外的時候,那么我們就有使用工具的必要了。
因為可能只有那些圣人、心理大咖才能很快的站在自己的情緒、小我之外,很快的覺察自己的模式。但是,因為我們都是普通的人,同時我們也是有自我探索、覺醒意識的平凡人,所以我們需要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每天的練習,都會更加的覺察自己,認識自己,也慢慢找到自己問題的根源。
其實有時候,我們不用追本溯源,非要找到問題的答案。因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尋找問題原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接納自我,更好的改變自我。如果我們忙于尋找問題的原因而忘記了最終要接納、改變自己,并且為之行動,那么這樣的探索無異于是給自己的問題找借口,找一個遮羞布,使自己的問題合理化。很多時候,當我們還沒有找到問題答案的時候,不要急于問為什么。我們可能更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
因為改變,即來自當下行動的一點一滴。有時候耗盡心力去想為什么,不如集中精力和能量做些什么,當你做的足夠多的時候,我想答案也就會自然浮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