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蚊子,向來是以“毒”著稱的,它冷不丁的出現,極盡全力在一個人身上飽餐,待到人察覺,它早已逃之夭夭,留下一連片的包漸漸興起。
被蚊子咬過的地方,又痛又癢,著實讓人抓狂:抓也不是,撓也不是,噴劑不見效果,偏方也不見效果,折騰到最后往往要“頭破血流”,抓出一些血,痛強過癢,才算了結。
———————————————————————————————————————
秋天,蚊子的襲擊總是容易得逞的,蚊子是罪魁禍首的事毋庸置疑,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幫兇。
秋天,是蚊子最后的繁殖季節,一天冷卻一天的溫度鞭笞著每一只蚊子:
再吸一口血吧,剩下的全是冬天。這是最后的時刻,也是重生的時刻。
雌性蚊子拼了,它不光要儲存能量保證自己安全過冬,還要產下最后一波卵,讓蚊生不至于在自己這輩斷了后。
把每一次吸血都當作是蚊生的最后一餐,把蚊生跟蚊群繁衍的使命綁定,蚊子怕是沒有理由不拼盡全力,不狠狠地咬下去。
△
作為蚊子吸血事件中的受害者,人,吃了虧,卻也逃不了大意疏忽的責任。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蚊子在夏天天氣熱的時候到處咬人,我不知道秋天天氣冷了也會有。”
遺憾的是,用血買來的教訓,人在來年并不一定記得。
一口血不至于要了人生的命,卻足以救了蚊生的命,所以被咬一口就被咬一口吧,所以多吸一口就多吸一口吧,反正人生多得是血,反正蚊生就差這一口血。
△
蚊生也好人生也罷,終是難逃一死。蚊生,雖說短暫卻不見得可憐,它一生不是在吸血,就是在吸血的路上,它到死都在戰斗。人生漫長卻不一定比蚊生好到哪兒去,他既無清晰目標又對一切毫無設防,所以到死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