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做了一份部門綜合季度匯報材料,做完后交給領導審查,領導說文字內容沒問題,讓我把版面美化一下,這樣不會顯得太枯燥乏味。說實話,接到任務后,我是一頭霧水,匯報材料不就是中規中矩的文字羅列嗎,怎么還涉及到版面美化了?最重要的是,我一點相關的經驗也沒有,于是我問領導,有沒有其他的范本可供我參考下,因為沒有一點思路。看我做這塊確實比較困難,最終領導說這期他先自己做,做好后發我參考。
兩天后,做好的季報發給我,頓時眼前一亮。他采用了PPT的版式進行編輯,把我的文字部分復制進去,根據相關內容增加了相類似的圖片,段落間有不同的色彩區分開來,顯得生動活潑而又不張揚艷麗,在我手下一份普普通通的WORD文檔瞬間轉變成了一份雜志類型,頓時讓我即驚嘆又慚愧:驚嘆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做法呈現出的作品迥然不同,慚愧的是我的美感不足,PPT水平捉襟見肘。通過這件事情,我開始重新審視其PPT這一工作中經常遇到的辦公軟件了。
其實以前我也組織過專業內的培訓,進行過PPT的制作,但都是基于最淺層次的操作,找個模板,將文字修改下,將圖片適時的更換下,動作順序調整下,僅此而已。但是版面的設計、美化,母版的設計、圖標的制作,個性化的操作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我就一點思路都沒有了,甚至是有一些我根本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我就更無從體會到它帶來的便捷與舒暢了。
從本質上來說,PPT只是一個信息傳遞工具,但是感覺近幾年,PPT好像突然火了起來。在早些的時候,我們比較習慣與通過WORD來表達,畢竟寫字這件事,從小我們就開始接觸,到現在已經是思維定勢更是駕輕就熟了。但是大家發現一個問題:現在表達的內容開始多元化,有文字,有視頻,有圖片,而且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接收者也不像以前那樣能集中精力來閱讀一些文字性的材料或干貨內容。這時候,PPT因其圖文展示的便捷性,以及對多媒體的支持,逐漸扮演起接替WORD的角色。如同忽如一夜春風來,所有的會議、學習、演講、宣貫,所有要表達的內容,都要借助PPT來實現。在我看來,PPT流行開來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讓制作者較為方便地通過一個工具就能把內容整合到一起,較為清晰地表達所要表述的內容,二是通過層次的劃分、邏輯的梳理,是他人對所表達的內容層次分明,一目了然,能極大節省他人信息獲取的時間。
現在PPT大熱,無論是開會、學習、演講、授課,還是生活中的自我展示、宣傳,就連明星陶喆開記者招待會都用到了PPT,可見PPT應用的廣泛性,同時做PPT的技能也成為職場的法寶,網傳有人因PPT做的丑,被領導冠以不符合公司形象,進行了辭退處理,同時也有人因PPT做得較好,給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從而升值加薪。我目前在工作中應用到PPT的地方也非常多,靠以前簡單的復制粘貼拷貝已經不足以滿足工作需要,不得不說,通過這次報告發現,PPT已然成為我職場中的又一塊短板,學好PPT已經迫在眉睫。
慶幸現在開始認識到PPT的重要性,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搜集PPT資料,向做得好的高手請教,學習,通過自學、請教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PPT水平,努力彌補短板,爭取早日甩掉這一短板,甚至將其變身為優勢。
發現問題與不足并不可怕,努力學習縮短差距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