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媽媽的寶,
長大了我還是媽媽的寶。
媽媽你現在是我的寶,
媽媽你老了是我的寶。
? 從來都處在母女關系緊張中并長久都不得釋懷的我,但聽著這首母親節的專曲心里卻異常五味陳雜,簡單的幾句歌詞,卻讓強壓在心底許久的畫面又一次的交錯復雜,思緒如藤蔓般蜿蜒。
? 可能是因為從小就多于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緣故,母親這個角色沒有在任何時候在我的心底占上敬佩的一席之地,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家庭的變故,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如何去理解和面對母親這個角色。從小的記憶不是嚴厲的批評,就是重男輕女的區別對待,貌似有記憶以來來自家庭的心理傷害永遠都出自母親之處。
?多年后,自從也為人母,也從來都是把不要像我的母親那樣對待孩子的條幅當成標榜。堅持自己帶孩子的原因也是怕孩子以后跟自己生疏。時刻警醒自己以身作則,不能把自己小時候受過的傷痛再帶給自己的孩子。我也一直這么做著,像個飛鳥似的努力的張開自己并不豐滿的羽翼,雖然有時覺得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可旁觀的母親對于自己的親子教育多的仍是冷嘲熱諷。
? ? 母親從來都是一個很自我的人,性格有時真的開朗到怪異,心大的有時讓人覺得可怕,她可以隨便把在街上流浪的陌生人領回家來接濟。或許正是這樣的境界才能讓她在經歷了很多人生變故中活的依然淡然。也可能是從小母親的家境相對優越,曾也被全家捧在掌心,所以才成就了她的那般在今天看來嬌縱的品性。
? 自從父親去世,我變成了不常回家的人,那時的家對于我來說就是空洞,因為母親從來都不是我的依靠,很多事情我不知怎么跟她溝通,更不懂得如何跟她相處。我有點害怕,更多的是想到逃,逃開那個低氣壓的讓人窒息的環境。直到多年后,我才意識,其實那會的母親和我一樣,同樣是失去,其實我們一樣悲傷,只是角色不一。
? 由于工作原因,在經歷了種種障礙之后,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母親不得不幫我帶了一年的孩子,母親從最初的不太情愿到之后和孩子的感情深厚,結果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意料,因為母親同樣是和我一樣第一次獨自帶孩子。每天早晚我都會去母親家接送孩子,雖然大多數時候還是簡單的寒暄,但至少孩子成了共同的話題。
? ?有時候人跟人站的近了,隔閡自然就會打開,關心不光是物質,心大多時候需要撫慰。原來在我小時候,母親也常帶我出門,生病的時候她也會照顧,只是那個時候的她也只是個孩子,被父母親兄弟姐妹疼壞的孩子,很多事情她都不需要站在最前面,她也可能習慣了,習慣了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也可以不會。所以一切都不是她的錯。只是這種境況漸漸把我與她拉遠。
? ?現在的母親適逢周末節日也會給我打個電話,當然我有時也會打給她,雖然仍是寥寥無幾的幾句,但似乎我們都有了溫暖。有一天,當我們都靜靜的坐在陽臺上曬著太陽,雖然她仍像年輕時擦了粉,穿著高跟鞋,但就在那么一瞬間,突然我就覺得其實她已經老了。再也不是那個趾高氣昂向我發號施令的長者,也不是我說什么她都是一幅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上層建筑者。她好像就是我的母親,那個小時候牽著我手的媽媽。
? ? 有句老話,有兒方知報母恩。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成長,才有體會原來自己也是這么長大的,雖然在我的成長中,母親沒有時刻參與,很多美好的記憶也被這些年的耿耿于懷所覆蓋,但感恩,嘗試去理解是我永遠都不能停止的事情。只是希望母親從此成為我的寶,祝福她永遠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