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在野地里這么早地徜徉。大地被鉛灰的色彩所籠罩,凝重,樸素。四野蒙著白茫茫的輕紗,山朦朧,水靜流。繁雜喧囂的紡織娘此時也收斂了許多,有氣無力地咕嚕幾聲,仿佛是告別昨日歡宴后的最后曲目,蒼涼。
偶爾能聽到樹梢傳來的鳥鳴。它一定和我一樣吧,醒得早。宛轉著啼音,仰首振羽,啁啁啾啾地對我說:“快!快!一起,看日出。”
太陽大約是躲在那峰巒之后,偷偷地抿嘴笑著觀察著這一人一鳥。這孤寂的人兒和同樣落單的小鳥,在這秋風露水的曠野上,大眼瞪小眼,彼此不相見。呵,多么有趣的一對鳥人!
這一帶以灌木居多。它們匍匐在山野,縱情高歌于峰嶺。偶爾有那么幾棵喬木,稀稀落落的杵在田間地頭,很是惹眼。縱貫整個鄉場的擺龍河,翠衣搖搖,裹著一團沛然生機,不緊不慢地由南至北,從東到西,揮灑山谷,浸潤草木,養育生息。
所以此時的我,能憑著將隱的月色,縱目看到那黛色的連綿,灰黑的枝影,堆疊的云翳。它們籠籠統統,挨挨擠擠地,最終把天邊壓成一條清灰的綢帶,在晨風中微微地拂動。
風,涼涼地在壩子里溫柔地摸摸這逗逗那。它梳理草叢,翻揀著最佳的蟲唱;它吹皺一汪碧水,蕩起細小的漣漪,為河道裁剪曳地的百褶裙裝;它噴吐點點暈彩,給稻米換上嫩黃的閨房;它掠過果園,翻過菜地,把颯爽的風情悄駐果蔬的心臟,化為甘甜的汁液,等待農人的采摘,大眾的品嘗。
乘著飽滿風情的心舟,我沿河溯行。參差披拂的菟絲子在河岸大聲的吆喝著:“趕早趁早,鮮美的松下菇,紫花菌啦!”豇豆樹掛著長長的綠眉,立在河堤上,吧嗒吧嗒地咬著旱煙,褶著一張老臉,笑瞇瞇的不說話;喜笑顏開的馬蘭花,在渠邊跟我點點頭,又攬水自照,慢吟道:“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
鴨跖草扇抖著一對天藍的翅,腆著嫩黃的小身軀,努力地想掙出草窩子;蓼花艷艷,酡紅著臉蛋,羞怯怯地扭著嬌體,欲語還休,那一抹健康成熟的秋情,燃燒了我的眼眸;喜樹在旁湊趣地打上一串串的燈籠,恰如其分地添上幾許曖昧。哦!河水在吟唱,我的心兒在飄蕩。
云散,天開。一輪紅日不知什么時侯撥開帷幕,跳至山尖,它綻放出慈藹、溫存的光。朗朗乾坤下,雞鳴,狗吠,炊煙起。農人荷鋤歌于道,擺龍河湍流奔遠方。
晨光,拂著我微皺的衣衫,撣了撣。
自駕路書:貴陽-昌明(都織高速)-盤江大道-掌虎壩-甲壤島-平寨-空洞-鞏固石板社區擺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