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則新聞,一位媽媽經常在朋友圈曬孩子,某天發現車尾,被別人裝了GPS定位儀 。
她馬上報警,調查結果是孩子一個負債累累的同學裝的,那個同學負準備勒索,幸虧發現得及時,否則后果堪憂。
類似曬娃引發的危險有很多,每個媽媽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數字時代的來臨,讓記錄更方便,不僅僅是日常曬娃,還有商業曬娃。我們該如何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呢?
《曬娃請三思:數字時代的兒童隱私保護》這本書的作者莉婭·普朗科特,是一位律師也是一位媽媽,她沒有散布曬娃的恐慌,而是呼吁我們成年人首先要審視自己的行為,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思考我們日常實踐怎么影響孩子們的隱私權益。并從家庭、社會、法律等多個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曬娃的邊界在哪,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書中有很實用的分析,關于曬娃我有3點思考。
①監護人數字記錄孩子成長的利與弊
從孕婦去醫院檢查懷孕開始,孩子的信息就被醫院記錄下來,剛誕生的小嬰兒,父母會拍很多照片記錄成長。好處是,孩子長大以后,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過程。壞處是,被壞人或者
有些機構利用,會給孩子帶來危險。
數字時代的來臨更多的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想想如果我們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拍的視頻,這種幸福感無法衡量。
監護人注意拍照不要拍小孩子的隱私部位,拍照時設置不顯示位置。如果聯網的情況下會備份到網絡空間,盡量不要經常在社交平臺曬娃。
安全的方式是用硬盤保存下來,等孩子長大后給他自己看,由他自己做決定要不要放到社交平臺。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強,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
②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大人為了保護孩子忙著做“鏟雪人”,提前為孩子清掃路面,唯恐他們前行路上遇到阻礙,如果不讓他們去經歷,沒有受挫折的機會,將無法適應以后復雜的生活。孩子長大后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味的阻止往往會適得其反。
等孩子在單獨使用數字設備時,監護人有責任把這些利弊告訴孩子,讓他們自己做選擇,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③復雜的外界因素
例如在外面參加聚會被別人拍照傳到網上造成的人身攻擊,或者在外面填寫的資料被有心人利用,數字時代,無時無刻都在監視著孩子。
從社會層面上來說,要開發新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為分享孩子們的信息提供安全保障。
我們自己無論做什么,都要征詢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意見,聽聽他們自己的心聲,
外界的危險是無法掌控的,我們只有征詢孩子的意見,讓我們的孩子從那里學到一些東西,自身的成長,對事情的態度,是對這些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
把我們自己看到的信息分享給孩子,而不是把他們的信息分享出去。就像體驗游戲,然后創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