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人都有一樣的狀態,就是當內心期待的事情到來之前,都是會激動,甚至有些擔憂和害怕。有時候,我就想問,是我們害怕面對未來,還是不舍和過去say goodbye呢?其實看完了這一章,我才明白其實我們內心糾結的是我們對未知的恐懼。
恐懼是不是說大了呢?其實并沒有,我記得在寫《完整的成長》那本書的讀書筆記時,我就提到了一些關于內卷的事情。其實,所謂的內卷不就是我們對自己的不確信,對未來不了解,說白了就是我們對未知的恐懼。
其實我們也知道,恐懼也是我們情緒的一種。可這種情緒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我們在這一領域的知識儲備不夠,信息了解不足,我們失去了自我判斷和自我信任的能力。說到底,還是我們自己先放棄了自己,才會對未知產生恐懼。
這個時代也好,這個世界也罷,每天都在更新,無論是技術還是科技,都在日新月異。那在這個時代中的我們如果不及時的豐富自己,又怎么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掉隊呢?一旦掉隊了,你就會產生了恐懼。
在上一章蛤蟆講述他的人生的時候,他的童年和他的一些經歷,就讓他停下了腳步,甚至掉了隊。所以這個不完整的自己,開始對一切產生了疑惑,我不行,我不好占據了他的內心。這也是蛤蟆的心病,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呢?
蒼鷺的十次咨詢打開了蛤蟆的內心枷鎖,讓他可以正視自己,內觀內在的自我成長,發現自我需求,找到那個更適合自己的自我。所以蛤蟆現在精神狀態非常飽滿,在與蒼鷺溝通的時候,也開始正視自己,說得極具自信了。
反過來說,蒼鷺的最后一次面談。對它而言,又何嘗不是一個總結和進步呢。在與蛤蟆的交流和溝通中,他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技能,同時還積累了一個優秀的案例。對于他未來幫助別人提供了更多的基礎素材。
就像最后蛤蟆和蒼鷺的對話那樣,當我們內心釋然的時候,我們的情緒也回歸了平靜。對于任何事情的看法也趨于更接近真實,蛤蟆也可以平靜和蒼鷺溝通,可以正視過去,可以展望未來,這些都是蛤蟆自己發生的改變。
所以當我們放下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認識自己的那一刻。蛤蟆在蒼鷺的幫助下,活出了自我,也開始逐漸成為自己的主人。看著蛤蟆越來越好,而且蛤蟆還意識他在咨詢過程中,他用了情感的替代,正視蒼鷺就是正視他的童年。
利用這樣的方式,讓他自己可以和過去勇敢說再見。所以之前的爭論、發脾氣都是蛤蟆對過去的告別。而他在無意識狀態表達后,也內化于心真正意識到那一次溝通的價值所在。所以蛤蟆才會真摯的感謝蒼鷺,是蒼鷺讓他看清了很多事情。
這一章雖然應該高興,因為蛤蟆真的變化了,成長了。但我內心還是有些酸楚,不知道是因為什么?也許是可憐,也許是自憐。我忽然覺得,蛤蟆就這樣改變了,而我呢?蒼鷺給蛤蟆做了十次咨詢,不也同樣給我做了十次咨詢嗎?我的改變在哪里,我真的可以正視我的童年,面對我的過去嗎?
蛤蟆送了一件禮物給蒼鷺,然后騎車走了,我眼前忽然出現了蛤蟆騎車遠去的畫面,微風拂來,綠意盎然,路邊草兒歡樂搖擺,鳥兒追逐鳴唱,可看著遠去的蛤蟆,站著的蒼鷺臉頰出現了兩行水痕……
下面分享一下今日的共讀:
共讀內容:第15章——最后一次面談
兒童狀態:依賴,別人對我們的人生負責
成人狀態:獨立,不依賴,對自己擁有完全的主權
智商是我們自己做事的能力,智商高讓我們做事高效;情商是我們與別人共生的能力,情商高讓我們走的更遠
不僅要把事干漂亮,更要把關系搞好
【問題引導】
001 你覺得如何想才能讓自己處在成人狀態?你又需要如何幫助孩子處在成人狀態呢?
在我淺薄的認知中,我認為讓我保持在成人狀態很難。畢竟四十年都在兒童和父母的狀態切換,一下保持在成人狀態有些困難。但通過不停的學習,我發現我必須要做這樣的改變,這也就是各類專家們說的內驅力吧。因為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所以我必須要求改變。我給自己制定的改變方案是:
[if !supportLists]1、[endif]學習(讀理論和案例的書籍,讓自己了解更多成人狀態的優勢);
2、環境(首先在家劃定了領域,學習、娛樂、吃飯、睡覺,不同領域內有不同的提醒文字和規則);
3、鏡子(找到很多人作為鏡子,監督我的言行,強制提醒自己);
4、記錄(覺察日志也好,讀書筆記也好,堅持讀堅持寫);
5、參與(多參加線上線下的父母課堂,成長課堂,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圈子和朋友)。
對于孩子來說,我并不想他現在就在成人的狀態,我希望他可以體會兒童和父母狀態,然后在體驗之后,在給他成人狀態的影響。那時候他就會自己去選擇,選擇最適合他的狀態,并堅持一生。強制的給予,只會激發他的反抗。
002 你理解的情商是什么意思?情商和智商有沒有關系呢?你打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或者根本不需要改變呢?
說話我并不理解情商,之前以為是感情商數,后來知道這是情緒商數的意思。
我的觀點可能會和很多人不太一樣,我認為兩者相輔相成,智商高的人情商也高,真正高智商的人怎么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呢?但有一些偽高智商的人另當別論。反過來,真正情商高的人一定會合理開發自己的智力。
我需要先讓自己更好的感知和了解我自己的情緒,當我提升的時候,孩子自然會有更多的進步,及時進步是緩慢的。但我相信堅持一定必有回報。我會和孩子一起堅持使用面對情緒的三個步驟,讓我們同時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