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再日常不過的食材,?它也是目前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平時,很多人習慣早餐吃個雞蛋,美味、營養、耐饑、廉價,烹飪起來還很方便。
但您知道嗎,雞蛋的好處可遠不止于此!
中醫認為,雞蛋具有滋陰潤燥、養心安神的作用。
其中,蛋清清肺利咽、 清熱解毒;蛋黃滋陰養血、潤燥息風、 健脾和胃。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的大補之品。
雞蛋這么吃,能頂大補藥
您平時還在簡簡單單地白水煮蛋嗎?
其實,只要換個方法,雞蛋的功效超乎想象!
1、芡實雞蛋糖水
材料:鮮芡實100克,雞蛋2個,黃冰糖、桂花(干)少許。
做法:
鮮芡實洗凈與冰糖同煮,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10分鐘。
打入雞蛋2個,再煮3分鐘。
最后撒上桂花干,稍攪拌有香氣飄出即可關火。
功效:健脾散寒,滋陰潤燥。適宜胃寒患者飲用。
分析:芡實補脾而止瀉,很適合腹瀉過后的調理,而糖水能滋陰潤燥,搭配有滋陰作用的雞蛋,就能更好地對抗秋燥之氣。
2、五味子煮蛋
材料:五味子10克,雞蛋1個。
做法:五味子加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把洗凈的雞蛋放入泡有五味子的水里煮,煮熟后用勺子把蛋殼敲裂,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滋養肝血,有助防癌。
分析:五味子調補肝腎,因為它是酸性的,與雞蛋同煮可促進蛋皮中的鈣質析出,有助于補鈣。
煮蛋的水也可以喝,對緩解兒童夜里出虛汗很有效。
3、益母草煮蛋
材料:益母草50g, 陳皮9g,雞蛋1個。
做法:
將益母草、陳皮、雞蛋洗凈,放入鍋中同煮。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5分鐘左右。
把雞蛋撈出,將雞蛋殼剝掉后放入原湯中再煮再煮5分鐘即可。
吃雞蛋時要記得把湯喝掉。
功效:行氣活血祛瘀,可用于子宮肌瘤的日常調理。
分析:益母草活血養血,陳皮行氣,而雞蛋可滋陰養血,三者合用,讓這道方子對身體的滋養變得循序漸進。
女性在經期前后七天,每天吃一個益母草雞蛋,可以借助月經排除體內瘀血。
需要注意的是,益母草活血的能力比較強,孕婦及經期女性不要吃。
4、艾葉雞蛋
材料:生姜15~30克,艾葉10克,雞蛋2~3枚,山楂30克,鹽適量。
做法:
雞蛋煮熟,蛋殼敲出裂紋。?
艾葉、生姜片、山楂和適量鹽加水煮開,10~15分鐘后放入煮好的雞蛋再煮10~20分鐘即可,煮好的蛋殼顏色會變深。
功效:輔助抗癌、祛寒濕。
分析:艾葉性溫,可以通經活絡、祛濕散寒,生姜暖胃驅寒,山楂消食,這樣煮出來的蛋有溫陽祛濕、健胃的功效。
因為陽虛寒濕往往會與腫瘤相關,所以,常吃它也有助于防癌。
5、護心雞蛋羹
材料:雞蛋1個,牛奶適量,紅花籽油。
做法:
將雞蛋打散,加入牛奶,沿著一個方向輕輕攪拌均勻。
水燒開后上鍋蒸,蒸制7到8分鐘,起鍋后加入適量紅花籽油即可。
功效: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分析:這是國家級名老中醫郭維琴郭老的自用方,在雞蛋羹里添加少量紅花籽油,不僅不會增加膽固醇,反而可以降脂、降低膽固醇,經常食用有助于護心臟。
6、百合雞子湯
材料:百合30~45克,生雞蛋黃1個。
做法:
將百合浸泡一晚上,去水洗凈,放入砂鍋內。
加水適量,煮10~15分鐘。
去掉百合,加入雞蛋黃,充分攪勻,再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清滋心肺、益陰血。
分析:本方出自東漢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對心肺陰虛內熱引起的秋季燥咳、老慢支等疾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不過,該方主要適用于陰虛內熱的人群,陽虛、濕熱體質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