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3年開始,每年芳姐都會更新一次手冊中的“一生的計劃”,5年過去了,從第一本很多空白頁,到現在滿滿的內容。手冊已像手機一樣,已成為芳姐的“身體器官”。(Ps:不管你喜不喜歡,手機已是現代社會離不開的工具,這是客觀現實)
? ? ? ? ? ? ? ? 習慣養成的價值
習慣養成后回看,你會發現寫的好看或內容豐富已經不是重點,關鍵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具體來說你將習得三個提高效能的習慣:
堅持規劃和管理時間的習慣;
堅持思維捕捉(記錄靈感)和大腦清掃(打勾),習得搜集與整理習慣;
堅持回顧和復盤的習慣。
在芳姐的眼中,那可不再只是個用來寫字的本本,而是一個工具箱,裝了時間、目標、復盤和優先級。每天打開趁早效率手冊寫下目標,復盤時間,已成為習慣。?
尤其每一天回顧復盤時,都可以寫下一個人的名字,今天你最想感謝的一個人。愛沒有辦法練習,但是感恩的習慣是可以練習的,珍惜應該珍惜的,感謝應該感謝的,養成感恩的習慣,愛的能力也會自然生長。?
? ? ? ? ? 習慣習得的三個方法論?
1.果斷不斷的再出發。你永遠都不會想明白和準備好,習慣是在持續行動中習得的。
比如使用手冊過程中,大家都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頭一天晚上寫了計劃,第二天突發事件好多,總完不成計劃就會很沮喪,就放棄了。”
在過程中你才會發現,計劃是為了應對變化,計劃不等于必須做。完成了打勾,完不成就打叉、取消或者推遲到以后。
持續行動才能發現,寫計劃這件事本身是有價值的,同時也要拒絕被計劃綁架。
2.與同行的人相遇。找到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一起去實踐,彼此交流可以走更遠。
比如有小伙伴說“我寫字好丑,還是換電腦寫吧。”
其他小伙伴們可能會從客觀角度解讀,"這是自己給自己的儀式感,督促自己去做一件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其它都沒有優劣好壞之分,沒有可比性,畢竟人的高貴都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一起同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見證了我的改變,我參與了你的成長。
3.堅持力的培養。堅持本身也是一種能力。你可能常常想起古希臘神話中,那個西西弗斯,被罰將巨石推上山,巨石卻總是滾下來又要重新推上山。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你要相信在不斷上山的過程中,你已不是原來那個你,你的堅持力在累積。
? ? ? ? ? ? ? 工具習慣的四個階段
梳理了下芳姐使用效率手冊的進化之路。
剛開始用的時候,就是用記錄流水,尋找自己的時間黑洞。當時真的感覺生無可戀啊。
第二階段,主動出擊,提前規劃自己的時間,月計劃分解到周分解到日。我覺得有的小伙伴說不知該怎么寫了,應該是到了這個階段吧。
第三階段,優先級使用法,先做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不足是往往發現是做了最緊急的事。
目前階段,用多線程工作。用豎線劃分幾個區,結合九月份趁早學院講的命運地圖的五種時間劃分,找到屬于自己的時間優先級,每個區域都有優先級。
梳理發現,使用工具的習慣來之不易。就像人人都會拿筷子,但是回到兒時的最初,那也是一個挑戰呢,只是由于一天要吃三頓飯,用筷子的時間久了,自然很快習以為常了。
今年芳姐的趁早效率手冊用的女王金,在倒數第五頁,一生的計劃寫著:這個人生計劃為期5年,實現期限是2018年9月12日。在那一頁芳姐寫道:感謝相遇趁早,我得說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任何習慣,唯有時間可養成,愿你找到同類,持續出發,一起堅持,成為注定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