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處于一種趕著時間,或者說是被時間趕著的節奏,一方面的工作上的任務碰巧都塞得很滿,另一方面,科目二的考試越來越近了,再加上報名參加了一個線上訓練營。
一下子,日程表上的安排一下子滿滿的。但是每天的時間感覺還是不夠,于是一直思考著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
碰巧看到笑來老師的《與時間做朋友》里面的一些話,覺得甚是很對。
Part 1摘取
除了“試錯”、“觀察”、“閱讀”之外,“思考”,準確地說,“正確地思考”,才是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主要手段。
Part 2思考
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最大一個點,也是進步于其他動物,就是能夠思考,正確地思考。
最近學習的一門關于學習力中也提到一點,很多時候,我們拿到一本技能教材書,想要自學,所以我們就從第一章第一節第一頁開始看起。
想著就這樣按照書中的順序來自學,可是一段時間過去后,有時候就會發現,臨時突發性的事情,耽誤到自己的進程,不然就是自己感覺動力不足,出現了疲憊的狀態,意志力不堅定的人,容易就會想要停下來,休息一下,等到再次想要重新學習的時候,發現把之前學的都忘記了,于是又重新開始。
這樣進入一個死循環,永遠停留在最開始的一篇中。最后我們想要學這一個技能的興趣可能就被滅盡了。
得此,我根據自己所學的關于自控力和學習力的知識,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
想要將知識鞏固起來,化成自己的東西。是有一個過程的,獲取知識,得到知識,記錄知識,分享知識,固化知識。
學習一樣新的技能或者學科,一開始可以系統地先思考,布局整體,有了一個整體的框架,之后再著手學習。建議學習一點,通過做筆記記錄起來,再將學到的東西分享出去,找個小伙伴,分享出去,得到反饋,再進行知識的總結。
這樣子學習起來印象會比只是簡單地做筆記來得更加固化。
而關于時間上的安排,最近用到比較頻繁的就是采用了提前規劃法,要事優先原則。每天晚上,都先在朝夕日歷,將我明天的事情,甚至是想到什么時候要做什么事情,都把 它們先寫在上面,然后,第二天,就打開查看,然后自己規劃好時間去做,做完一件就打勾。這樣堅持了2周以后,發現,原來自己也完成了很多東西,看著朝夕日歷上一堆被劃掉的已經造成的事項,自豪感油然而生。
Part 3行動
關于行動,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中。依舊每天在朝夕日歷做計劃。
而思考,繼續學習,繼續深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