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白發(fā)新.
自郭襄作別楊過,在少室山下與何足道論琴,遇見覺遠大師和小張君寶后,
時空轉換,大幕當開,
只那么匆匆一瞬,便已經(jīng)是百年之后,
小東邪郭襄已魂歸故土,張三豐也已即成百歲老人,這時的江湖,便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1】
這一日,武當俞三俠在山下做滿幾件好事后,正自高興,這樣算下日子,還能趕回去恭祝師父壽誕。
偏偏平地起風波,還沒及他趕回武當山,便因為救一個老者,惹上了江湖上人人都覬覦的屠龍刀,先是被文須針傷的不能動彈,后又被大力金剛指捏碎全身關節(jié),終身殘疾,如同廢人。
武當七俠感情深厚,張翠山激憤交加,當即奉師命下武當山,尋訪傷害三哥的兇手。
便是此時,他遇到了殷素素.
彼時,張翠山正是武當山前途無量的英雄少俠,武功卓越,品德端正,儲強扶弱,行俠仗義,頗受張三豐喜愛,有意傳承衣缽。而殷素素,則是出身邪教,是明教四大法王白眉鷹王的女兒,也是天鷹教的堂主,出手狠辣,任性妄為。
一場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的劇斗后,張翠山發(fā)現(xiàn)了殷素素乘的小舟,想找她來詢問:為何鏢局一家都被滅口?
少女不答,只是悠悠的將小船蕩至湖心,撫琴道:“今夕興盡,來宵悠悠,六和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寧當來游?”
六和塔下有垂柳扁舟,你是否要人約黃昏后。
舟去漸遠,歌聲漸低,但見波影浮動,一燈如豆,湖光水色,美不勝收,似乎那一場惡斗都遠了,只剩下這突如其來的旖旎。
回到客店,張翠山想著少女形貌與歌聲,竟久久抹之不去。
用過晚餐,張翠山如約而至。
江南風光好,鶯飛草長,綠柳輕舟,又有美人如畫,
兩個人一個人在小舟,一個人在岸上,均默默想著心事。連天邊飄雨都沒有察覺,見張翠山被雨淋的濕透。殷素素揚手擲過來一柄油紙小傘,傘上畫著遠山近水,數(shù)株垂柳,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畫,題著七個字:“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當真是武當最浪漫最美好的一場風景,這是他們的相遇。
她頭上戴了頂斗笠,站在船頭,風雨中衣袂飄飄,真如凌波仙子一般。
書法雋永,美人在途,兩人一路討論書法,竟詳談甚歡,不知不覺已行進半里,殷素素見氣氛渲染的差不多了,便將俞岱巖受傷的事,據(jù)實已告。連同滅都大錦滿門也一并承認了。并且卷起袖子,讓張翠山看到自己的傷口,便是在此時,兩個人的感情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那少女嗔道:“我要不要性命,跟你有什么相干?”張翠山道:“你千里送我三哥,此恩不能不報。”那少女冷笑道:“好啊,原來你不過是代你三哥還債來著。倘若我沒護送過你三哥,我受的傷再重,你也見死不救啦!”
張翠山本想替殷素素療傷,但是素素一聽,是為還護送三哥的恩情,便發(fā)起了小姐脾氣,說什么也不讓,還將傷口拍進了幾分。
那少女咬牙道:"你不認錯,我便不要你救。"她臉色本就極白,這時嬌嗔怯弱,更增楚楚可憐之態(tài)。
看似無理取鬧,其實不過是殷素素聰明的試探,難道我們之間沒有恩情,你便可以棄我不顧么?
張翠山拿起一塊木板,待要拋在江中,踏板上岸,轉念忽想:“我這一上去,她終究性命不保。”強忍怒氣回艙,說道:“你打我一掌,我也不來跟你這蠻不講理的姑娘計較,快卷起袖子。你要性命不要?”
他心下惱恨她殺人如麻,還冤枉自己滅門鏢局,卻仍不忍心她性命送了去,留下來給她療傷。
張翠山身上只有短衫中衣,只得將殷素素的男裝穿上了。那件袍子本就寬大,張翠山雖比她高大得多,卻也不顯得窄小,袍子上一縷縷淡淡的幽香送入鼻端。張翠山心神一蕩,不敢向她看去,恭恭敬敬坐著,裝作欣賞船艙板壁上的書畫,但心事如潮,和船外船底的波濤一般洶涌起伏,卻哪里看得進去?殷素素也不來跟他說話。
這一路上,他跟著殷素素,共赴王盤山,到底是為查明真相的原因多一些,還是想和這個女子多呆一些的想法多一些。他自己估計也不甚清楚。
【2】
王盤山上,殷素素對張翠山青眼相加,讓他坐在自己身旁。張翠山開始神魂飄蕩,但是立刻克制住了自己, “我可不能自墮魔障,跟這邪教女魔頭有什么牽纏。”。
就算他們心中鐘情,當時的武林也絕不會允許他們在一起,張翠山自己對此也絕無懷疑,時時警覺。
本來若如此,張翠山便是張翠山,照樣是武當七俠,深受張三豐厚愛,日后成為掌門。殷素素也還是殷素素,繼續(xù)肆意江湖,肆無忌憚。
可是,幸耶,不幸耶,偏偏謝遜來了,要將屠龍刀帶走復仇,便大鬧了一回王盤山,既然,大家都知道屠龍刀是謝遜得了,那便都留不得了。于是,王盤山上一眾豪杰便遭了秧,全部變瘋變傻,但是,對于張翠山和殷素素,一對璧人,謝遜竟也下不了手。
既然不殺,便只能帶走。
你們也知道屠龍刀在謝遜手中,我不殺你們已是萬幸,到那一天,參透了屠龍刀的秘密,便在回中原。
張翠山心下憂慮,難道你一輩子參不出,我們便一輩子不會中原么。
可是殷素素想的卻是,幸好這一場天時地利.
在冰火島上,張翠山與謝遜比拼掌力,不斷暗示殷素素發(fā)針射謝遜,可是殷素素卻始終不出手,張翠山以為她始終是害怕。卻不曾想,殷素素卻存了另一層心思:如果這時回到中原,她跟他的五哥,還會有再見的時日么?
即使見了,以她發(fā)針射俞岱巖之罪,又如何能相伴她身旁。
遠方有敵人,有兇險,有未知,但是比起身在中原,他們永遠只能相望不相見。
對于殷素素來說,她更愿意此時此刻,他們仍在一起,即便是漂流,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這一次,被謝遜帶出來,對于她來說,何嘗不是自得其所,什么紫薇堂堂主,江湖紛爭,武林至尊,于她來講,都比不得眼前這個男人。
在冰火島上,殷素素問張翠山,五哥,如果我們還在中原,你會跟我在一起么?張翠山猶豫一陣,還是說,不會。
那么被迫漂流冰火島,對殷素素來說,就是幸福的,就是老天為她下的一場暴風雪,一場機緣巧合。
哪怕,在那冰火島上,他們要粘土為盆,茹毛飲血,要舍卻綾羅綢緞,改穿獸皮,即使如此,這十年,對于殷素素來說,也一定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
冰火島上,他們對天跪拜,結為夫妻。
殷素素對天起誓,愿隨夫君行善,不再亂殺一人,此刻,她的心里,應該是無比的感念上天,愿意放棄一切,只為換來這場相守。
那個冰天雪地的小島,于她來說竟是仙島,如果不是無忌要成人,殷素素估計一輩子都不想離開那里。哪怕要遠離人群,一輩子孤獨終老。
【3】
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兒,有了無忌,按照殷素素所想,自是在冰火島上待一輩子,永遠與五哥相守,不要面對江湖紛爭.
可是無忌越來越大,他們尚可身在世外,無忌畢竟要娶妻生子,中原還是要去的.
他們以為這十年,已身不在江湖,可是江湖紛爭卻一日都未有停息,為了尋找他們,為了找尋屠龍刀下落,武林紛爭四起,大大小小的打架不下百起.
他們即使已不想再問世事,可江湖事卻偏偏要找上他們.
她想要安心做他的妻子,確實難上加難.原是張翠山先回武當,但是她看看天,看看地,意在告訴他,天上地下,人間海底,永不分離.
我總在想,如果她此時回了天鷹教,不在武當,那么真武七截陣便不需她來相幫,是不是這場慘劇就可如此收場了。
可是,對于當時的殷素素來說,她應該是很害怕,害怕她好不容易抓住的幸福還是就這樣溜走,武林的正邪觀念,還是會將她跟五哥分開。
她害怕,所以一定要和他站在一起.只有在一起了才會安心。
可惜,該來的還是回來,她被俞岱巖認了出來,她本是伶牙俐齒的小妖女,很久之前,被張翠山追問的時候,還能牙尖嘴利的說,他們該死,
但是這一次,她怯懦了,害怕了,嚇得手心發(fā)抖。
她沒有強詞奪理,也沒有為自己辯解,當場毫無隱瞞,對五哥說,你殺了我,成全你們武當七俠之義。
她什么都知道,知道張翠山把武當看的多重,把他們師兄弟的感情看得多重。
這件事,應該是在她心中預想了無數(shù)遍,無數(shù)遍,此刻,才會如此平靜。也許在她心中,能有十年神仙眷侶的時光,與她已經(jīng)是足夠.
張翠山無法面對三哥,也不忍心殺她,只能逃避,只能自刎于天下。
那一刻,她沒有半點眼淚,應是心中已經(jīng)無限絕望,已經(jīng)心如死灰,罷了罷了,便是這樣,也是人間海底永不分開.
自嫁了她,她暗暗立誓,愿隨夫君,行俠仗義,不再濫殺一人。
武林人士在張三豐百歲壽宴上齊齊發(fā)難,若依著之前邪教妖女的性格,她豈能容這些如此對他們苦苦相逼,可是她答應了張翠山,不殺,便再未動過殺機。
她抱著無忌,告訴他,這些人你要記得,是他們逼死了你爹爹。
她是邪教小妖女,臨了,還能遺禍江東,搞得少林不得安寧。
臨死,她凄然的對小無忌說,要提防漂亮的女人,越漂亮便越會騙人,你看你娘,多會騙人.
這一句,是不是還包含了對自己的自嘲:苦心經(jīng)營,卻還是逃不掉,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該來的總歸要來.
這十年,她應當是不悔的,如果不是她用針傷了俞岱巖,又如何能和那個武當派最有悟性最文武雙全,最受師父喜愛的張翠山相遇,又如何能贈傘與他,傾心于他,歡喜于他.
在冰火島上,她害羞,低聲說,你喜歡我,我很開心.
那年的江南,那年的柳樹輕輕,流水小舟,少女紅袖,
"今夕興盡,來宵悠悠,六和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寧當來游?"
五哥,與我這個小妖女在一起,落得如此下場,你悔也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