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十三世紀是蒙古人的天下,那時候,蒙古出現了很多叱咤風云的人物,比如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四個狼一樣的兒子,他孫子輩中牛氣沖天的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還比如成吉思汗的“四駿”、“四獒”。不過,有兩個女人,他們在成吉思汗去世以后,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由于她們的巔峰對決,改變著蒙古歷史發展的走向,這兩個女人我們也許還不太熟悉。
(忽必烈)
這兩個女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媳婦兒,一個是成吉思汗老三窩闊臺的六皇后脫列哥那,一個是成吉思汗老四拖雷的正妻唆魯禾帖尼。
這兩個女人為什么會爭斗?有過什么樣的爭斗呢?其實,說白了,還就是關于帝國汗位的歸屬問題。
成吉思汗一生英明神勇,但是在確立繼承人上,卻著實有些糊涂。按照漢人嫡長子的傳統,成吉思汗應該把汗位傳給嫡長子術赤;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傳統,成吉思汗應該把汗位傳給幼子拖雷。但結果是,他既沒有傳給術赤,也沒有傳給拖雷,而是傳給了第三子窩闊臺。不過,為了平衡,他把第一次西征獲得的西域一大片土地賞賜給了術赤,讓他在那里建立獨立王國。然后又把國家軍隊100個千戶中的96個給了拖雷,只給了窩闊臺4個。
三個兒子,一人給土地,一人給軍隊,一人給汗位。也正是這樣,爭斗也就由此展開了。
術赤是最早背離成吉思汗的兒子。在成吉思汗發動第一次西征后,術赤就躲在成吉思汗給他的封地里,此后成吉思汗及窩闊臺乃至后來的蒙哥忽必烈發動的各種戰爭,術赤都沒有參加過。也就是說,術赤實際上已經分裂了。成吉思汗后代的爭斗,便主要集中在窩闊臺和拖雷之間進行。
(喝病水而亡)
成吉思汗雖然遺囑汗位傳給窩闊臺,但是按照蒙古人汗位繼承的傳統,還必須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忽里臺會議來選定這個繼承人,在沒有選定之前,還只能依照“幼子守灶”的傳統,由拖雷監國。
拖雷監國兩年后,窩闊臺才上位。接著窩闊臺發動對金國的戰爭。在戰爭的最后時刻,窩闊臺借助薩滿師(薩滿教的出家人)的力量,以幫助大汗喝病水的方式,把拖雷毒殺。
拖雷雖除,但拖雷的96個千戶還掌握在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的手里。為了吞并唆魯禾帖尼,窩闊臺的六皇后脫列哥那攛掇窩闊臺做了這幾件事:
(拖雷和脫列那哥)
第一招,脫列哥那讓窩闊臺下旨,把唆魯禾帖尼嫁給窩闊臺與脫列哥那的兒子,也就是窩闊臺的長子貴由。就是說,把嬸嬸嫁給侄兒。在蒙古人那里,這是可以的。只要嫁過去,拖雷的老婆孩子都是貴由的,財產自然也歸他家了。唆魯禾帖尼為了揭破脫列哥那的陰謀,把她的四個兒子組織起來,一起跑到窩闊臺的跟前下跪求情。唆魯禾帖尼的哭泣讓窩闊臺覺得不忍,最后收回自己的圣旨。
第二招,脫列哥那向窩闊臺建議,讓窩闊臺從唆魯禾帖尼那里劃撥3個千戶的軍隊給窩闊臺的另一個兒子闊端。3個千戶是小數目,但其實是一種試探,如果唆魯禾帖尼不愿意,窩闊臺有權把所有的軍隊收回來。結果窩闊臺的命令下達后,唆魯禾帖尼的兒子們及軍方憤怒不已,堅決不同意。不過唆魯禾帖尼滿口答應。
第三招,脫列哥那把郭爾羅斯部孛禿駙馬的女兒火里差嫁給蒙哥(唆魯禾帖尼大兒子)。雖說是給蒙哥娶媳婦,其實是派一個人到唆魯禾帖尼家當臥底。唆魯禾帖尼識破了脫列哥那的陰謀,勒令蒙哥接受,并且教育他的兒子們為保存實力,必須隱忍自己,不露鋒芒,慢慢積蓄力量。
(唆魯禾帖尼)
當脫列哥那覺得唆魯禾帖尼完全服帖以后,她的目標放在后代的汗位繼承上。窩闊臺雖然很欣賞脫列哥那,大小政務都會交給脫列哥那來處理,但是,他并不喜歡他和脫列哥那的兒子貴由(窩闊臺大兒子),而把皇位繼承人定給自己的三子闊出。可惜闊出后來在南宋戰場上打死了。但是,闊出就算打死了,窩闊臺也不愿意把汗位給貴由,而是交給他的孫子、闊出的兒子失烈門。不久,窩闊臺去世,脫列哥那監國。她一監就是五年,并且在去世前,不顧各宗王的反對,強行把汗位給了自己兒子貴由。
脫列哥那雖然把汗位給了貴由,但也因此引起了國內巨大的動蕩不安。貴由上臺后,為了報復那些反對自己當大汗的宗王,發動了對術赤汗國與察合臺汗國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這些宗王更加不滿貴由。而另一方面,唆魯禾帖尼由于教育他的兒子們息影藏鋒,反而因此獲得了各宗王的信任和擁戴,最后貴由去世后,在新的忽里臺上,蒙哥被選為蒙古國新的大汗。
兩個女人,一個強勢而霸道,一個柔順而堅毅。她們都想讓帝國的汗位到達自己兒子手里,但因為所采用的方式不一樣,結果截然相反。脫列哥那讓窩闊臺的后代內亂,宗王叛變,最后整個家族遭到肢解清理。而唆魯禾帖尼卻讓她的四個兒子最后都當了大汗,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四個皇帝(大汗)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