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籍
SHARP模型是什么?
該模型列舉了一些能夠提升個人效率的因素:效率倍增因素
可以使用它來指導自己提升效率
這5個字母是5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首字母
- Strengths:關注優勢
- Health:保持健康
- Absorption:專注
- Relationships:培養真誠積極的人際關系
- Purpose:在等待人生終極使命出現的過程中,從日常生活中尋求意義和認同
上述這些因素都是個人在不斷變化的復雜世界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可借助它們來培養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
Strengths
完人是不存在的,在這個講求差異化和追求個性的年代,只要讓自己的缺陷不會嚴重到阻礙發展即可
應將大部分的精力用于發展自己的優勢
發展優勢比彌補缺陷更重要
關于彌補缺陷的建議
降低自己的短板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強求轉負為正
思考如何在不影響工作質量的情況下,用更少的時間處理不喜歡做的事,并付諸行動
對優勢的分析
明確自己的 執行優勢、激情優勢 是什么,將這兩種優勢結合起來(找到二者重疊的部分),據此設計和安排 精熟體驗
執行優勢:已很擅長或有極大潛力能擅長的領域
- 對數字或語言敏感
- 是否擅于與人打交道
- 是否擅長制定決策
激情優勢:能點燃熱情、促使你發揮天賦的東西
- 喜歡做什么?什么讓你充滿活力?
精熟體驗:高效完成任務,在一些事情上明顯表現得更好,最終體驗到成功
它可以增強人的自信,而自信又能讓人表現得更好從而提升實現精熟體驗的可能,如此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Health
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一味想解決它的想法不可取。我們應關注的是如下兩點,以此來保持健康
- 如何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 如何恢復精力
正視壓力
傳統觀念認為“壓力具有破壞性”,但真相是:壓力是提高成績的刺激源。
導致表現不佳的原因是休息時間的缺乏。得不到舒緩的慢性壓力會逐漸侵蝕經理,最終導致能量枯竭甚至崩潰。
因此要學習恢復精力(不應過分關注如何解決壓力,而應關注自己究竟能分配給生活與工作多少精力)。
問題不在于壓力,而在于有沒有掌握從壓力中恢復的有效措施。
在高效緊張的階段之后安排一個放松環節“精力創造區”,在該環節中平衡精力的損耗與恢復,繼而創造出更多能量。
工作與生活不是兩個需要平衡的對立面。精力的損耗和恢復是連續的。一項活動既可以造成精力流失,也可帶來精力恢復
良好的生活方式
健康三支柱:飲食、鍛煉、睡眠
- 健康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吃肉、精加工食品。只吃八分飽。
- 規律的體育鍛煉
- 休息:不要睡得太少,抽時間小憩,和朋友娛樂放松。
長期睡眠不足與大腦永久性受損有關聯(對老鼠進行實驗得到的結論)
恢復精力的方式
增強積極情緒并恢復精力的最佳方式
- 書寫自己的積極體驗
- 向別人表示感激
- 臨睡前寫感恩日記(將今天遇到的值得感恩的事寫下來)
- 欣賞自己的工作進展。
Absorption
精力分散會顯著降低工作質量,一個好消息是3/4的干擾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可以主動避免:通過正念培育我們對此時此刻加以關注的能力
專注的狀態被定義為心流:行動中的冥想,它是一種行動中的放松狀態
如何維持心流?
任何人在任何活動中,都能達到并享受心流狀態。通過努力創造如下3個條件,可以增加達到心流狀態的可能性
- 確立一個定義清晰的目標:保證自己前進的方向清楚明確、毫不含糊、不違背自己心意
- 對目標的追求,必須遵循一系列定義清晰的規則:若規則不清晰,那就有可能在嘗試解讀規則時因干擾而失去對目標的關注
- 設定的目標的難度應適合自己:目標應能幫助我們正好處于無聊和焦慮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上
關注重點
大腦天生就容易分心(自下而上的關注機制):氣味、聲音、鮮艷物體、突然的動靜都會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是生存需要。但要在當今世界中生存,必須建立一套關注技巧:自上而下地關注
關注正向、有生命力的東西,不在毫無成效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如何提升專注力
冥想(2種形式)
正念:調節自身注意力,其訓練類似冥想,冥想的本質就是集中注意力:每當注意力四處飄蕩時,用冥想將其拉回,從而鍛煉“注意力肌肉”
- 淺呼吸是對現代生活壓力的反應之一:淺呼吸類似“戰斗或逃跑”的焦慮反應
- 放松反應:一種訓練方式,旨在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調節血液中與壓力相關,能引發“戰斗或逃跑”反應的激素水平
以舒適的姿勢坐下,閉上雙眼,按順序依次放松全身各部分肌肉(從雙腳開始一直放松到臉部)
用鼻子呼吸,關注呼吸,呼氣時默念“一”(讓自己覺得舒緩且沒有任何內在意義的字或音),自然放松地呼吸
不要關注自己是否能成功得到放松,在任何分心想法出現時,承認該事實,收心并繼續重復呼氣時念“一”
呼吸過程可持續10~20分鐘,不要使用鬧鐘(可以睜開雙眼查看時間)。結束時繼續安靜坐幾分鐘,然后慢慢睜眼,不要立刻站起
關注不愉快情緒(另一種冥想方式):感到焦慮時,不要分析該情緒,專注于反映你焦慮的身體部位。目的不是消除不愉快的感覺或分散注意力,而是將意識轉移到令我們不舒服的焦點上
改變
給習以為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點改變,打破“預設生活”的無限循環:提升專注力
- 把枯燥重復的工作當作游戲(和自己的比賽),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現:快樂來自于挑戰自我
Relationships
社會關系是衡量個人健康的有力指標,社交活動不足可能會危害健康,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心理健康。
- 你的生活中應有一個或幾個能與你共享美好、在困難時期給你情感支持的人(親情、友情、愛情皆可)
因為人際關系很重要,因此要注重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
健康人際關系的關鍵要素
創造機會建立真實的情感連接
真實性
- 了解自己:你的優點、缺點、想做什么、為什么想做,了解自己是創造自己的前置條件
- 做你自己:忠于自己的內心
積極性:對他人保有關心和善意的態度
- 在互動過程中充滿肯定和支持:在可能的情況下經常說“是”
面對本能地感到討厭的人怎么辦?
- 如果不得不與這個人打交道,那就試著去發現他身上與你能真正產生共鳴的東西:自己的積極反應可以在覺得難相處的人身上喚起令自己喜愛的東西(鏡像神經元)
真實性和積極性組合出的4種關系模式
驅使型(真實、不積極):以任務完成為導向,這種模式中不太會在意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因為目的是把事做完
貢獻型(真實、積極):最佳狀態。同時關心目的(完成任務)和達成目的的手段(任務完成的過程)。讓他人和自己都有所收獲
- 忠于自己并帶著善意與人互動,在該模式下可以呈現出最好的自己、幫助他人呈現出最好的狀態
高冷型(不真實、不積極):不太友善,不會專門花心思經營關系
取悅型(不真實、積極):在溝通時根據自己認為他人想聽到的內容來選擇自己要說的話
增進人際關系
增進人際關系的方法:謹記這句話:人性的最深處其實是渴望被欣賞。(對自己和他人的出色表現致以認可和感激,當你感激美好時,美好會成倍增長。不要忽視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對他人的付出熟視無睹的行為是錯誤的)
- 贊美:通過贊美表達認可,應贊美具體的內容
- 表達感激之情:向自己從未正式表達過謝意的人寫一封感謝信,將信親自送到對方手上
通過建立積極而有建設性的關系來欣賞好消息,在確保心理安全感的同時謹慎地處理壞消息。積極而有建設性的關系有助于增強積極性,心理安全感有助于提高真實性。只有不斷而又持續地傳播積極性和真實性,個人和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系才能蓬勃發展。
如何確保心理安全感?
- 將工作視為一個學習過程而不僅是執行任務
- 承認自己的缺陷
- 通過提大量問題來培養好奇心
Purpose
能為堅定目標所驅使而奮發圖強的人,往往更有能力去處理困難境況。因為深知自己的目標是什么,以及為什么要朝那個目標前進,因此更不容易放棄。
強烈的使命感有助于安排人生中各種事項的優先級。
因為大部分工作甚至是生命都不具有內在意義,因此要人為地為這些事物賦予意義
- 塑造工作:通過提升工作意義來幫助人們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
調整工作任務,將更多精力放在你更滿意的任務上
改變職場中的人際關系,多和那些讓你對自己、對工作感覺更好的人共處
運用認知重構改變你看待工作的方式 - 目標:一個穩定的、具有概括性的意向,旨在完成一些對自我有意義、同時對超越自我的外部世界亦有重要影響的事。
長期的奉獻
超越自己的意義或價值 - 意義感關系著我們對事情的感受,可以為我們做這件事給予動力,決定我們有多大可能會堅持下去
- 改變自己對目標的期望值,將實現目標的過程視為快樂的源泉,理解該觀點:如果目標符合我的理想,那么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就會感覺到快樂
- 使用故事賦予“空洞”的事物以情緒,消解枯燥,用故事告訴自己為什么要做正在做的事,為什么這些事很重要
總結
在SHARP模型的指導下去努力,可以提升個人的業績、效率、幸福感
但是要知道,了解什么能讓你更快樂、更有效只是其中一方面,更困難的是 知道如何成為更快樂、更有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