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每天累的要死。朋友們都不信:你一生孩子,公公婆婆就跟著忙前忙后,多舒服自在!
跟著我是不假,至于忙前忙后,真不見得。
我一三年九月在老家生大妮,一四年初產假結束,帶著婆婆回張家港。我的課都調到了一天的兩頭。我每天喂好大妮,七點去上班。十點回家喂奶,做飯。婆婆吃好,我洗衣服做家務,然后去上下午班。下午下班我帶孩子。晚飯后,我接著帶孩子,然后哄孩子睡覺。第二天重復頭天的生活。周末,全程都我帶。
有時,我批改著作業就睡著了。同事問:你怎么困那么厲害的,晚上你還帶著孩子睡覺啊?
我納悶:我不帶著睡,誰帶啊?
同事說:婆婆啊!她們又不用上班。我們這邊都是婆婆帶著睡覺,孩子餓了抱到媽媽身邊吃奶,吃完再抱回去。
我很驚訝:這樣啊!
同事說:這樣才能保證媽媽的睡眠啊!不然,又拉又尿,換尿褲擦屁股。一晚上,大人不要睡覺了!
我知道斷奶后,有奶奶摟著孩子睡覺的,不知道幾個月的孩子也可以這樣。
說實話,不上班是哄娃,要么就在上報哄娃的路上。一四年上半年,我騎車在回家的路上都能睡著。
一四年暑假,婆婆給我說,公公哮喘病犯了,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家,把地租給別人種。兩人一起到張家港看大妮。
大妮一周歲了,沒有喂奶時間了。我早上去學校,下午下班再喂。不用換來回跑了,比一四年上半年輕松點。但我在家仍是我帶,公婆倆人結交了小區里的新朋友,晚飯后就散步去了,周末就相約外出了。
大妮上幼兒園了,公婆倆人覺得閑,學人家拆線頭。就是拿工廠的衣服回來剪線頭縫扣子等。要到工廠去拿件。一輛電動車我上班騎,家里沒有多余的車子,他們急得不得了。
我和娃爸都不讓他們干。
他們說:能賺點賺點。
我說:干一下午賺不到十塊錢,不夠累的來。老是低著頭對頸椎不好。
此時我正在擦廚房玻璃門下的凹槽。
婆婆說:大妮上學了,我們倆在家閑著干啥?能賺點賺點。
娃爸說:哪里閑了?拖拖地,擦擦窗戶,擦擦廚房玻璃門!
婆婆說:窗戶還用擦?又不來客人!
娃爸說:這也不用擦那也不用收拾,那人家單請保姆干活的,不白付錢了?
婆婆說:我們又不是保姆。
勸說不聽,看人家剪線頭眼熱,非要干。我又買了一輛小巧的電動車,把我的架子大一點的車子留給他倆馱東西。
半年后,娃爸工作變動,我們舉家搬到臨沂。電動車賣了一輛,帶回臨沂一輛。一七年暑假,公公腦梗住院,送醫及時,沒落下啥毛病。從此,頓頓離不了藥。在老家,我去縣醫院拿。在臨沂,我小弟去縣醫院拿了寄回來。
在臨沂租了三年房子,生了大寶。直到大寶生下那刻,大妮都是跟著我睡的。大寶斷奶時,娃爸說:你狠狠心,就讓大寶跟著媽睡。
大寶哭,公婆倆人就哄著逗著,餓了就沖奶粉。我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但早起做飯就得由我接手了。
口罩病開始,娃爸居家,開工遙遙無期。我們又從臨沂回了濟寧老家。我在老家生了小寶。二一年,娃爸復工。我在村小代課。大寶該是跟婆婆睡,我上班時上班,下班后洗衣服做家務,帶著仨孩子。二二年暑假,我帶著仨孩子回臨沂。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家里終于只有我們一家五口人。從此,大寶跟我睡。
二三年暑假,我們在臨沂小城買了房子。二三年冬,我上班,公婆又來照顧家庭。我們又恢復了在張家港時的相處模式。上班時,我帶著孩子們上學,放學我帶著回家。仨孩子仍然是跟我睡。
房子大了,孩子多了,洗衣服做家務比張家港時更累。公婆雖然依舊跟著,但他們所謂的做家務就是掃掃地洗洗碗。
孩子想吃點可口的,婆婆不會做。我買了雞翅啊大蝦啊排骨啊,她也會等著我做。冰箱里有蒸餃手抓餅,她仍然是餾饃燒米湯。弄點錯樣的,就是在面條里下方便面,單撈給孩子。我說了一次,又不是不動火,著急吃飯,弄了面條還下方便面干嘛?方便面還不如面條有營養來!她回答,大妮愛吃,方便面有味。
好啦!家里只要喝面條,她肯定給大妮單放方便面。我一生氣,方便面再也不買。她也不揣摩孩子口味,給孩子做菜。
我們回到家,她會說:沒給孩子們弄吃的,你來弄吧。于是,上了一上午課的我,為了讓我的孩子們吃的熨帖,不得不圍上圍裙,再下廚房。
有朋友建議我把想吃的需要婆婆做的告訴她。怎么告訴?十年前,她不到六十,娃爸讓她擦擦廚房玻璃門,她說不用擦。十年后,她七十多了,我還敢派活給她嗎?能干多少干多少吧。人家不是保姆。
有時候,真是累的喘不過氣來。可是,想想,這么累,和人家有關系嗎?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得管。家是自己的家,家務得干。人倆還能幫著燒面湯炒白菜洗碗呢,人家就是啥都不干,你還能把他們攆出去?頂多是不小心摔個碗重重地關個門訓訓孩子罵罵男人罷了。
日子就這樣將就著過吧。不生氣。我若氣著了,我的孩子們怎么辦呢?不往心里去。生活哪能太較真呢?誰的日子都是光鮮亮麗的呢?
前段時間,媽在我家小住。我吐槽婆婆,媽教育我:人家那么大年紀了,你還指望人家干啥?能給你燒個湯就行了。我在小區里碰到那些老太太們都夸你呢。還不是你婆婆給你為的?
我笑了:我為那些老太太干什么?我才不圖別人說我好呢!
媽說:這說明,你付出了,你婆婆知情。這就夠了。總比在外邊罵你強吧!
老一輩人有老一輩人的觀點。我媽的觀點是,累死累活起碼有個好名聲。
我不圖啥好名聲。可既然還得將就著過,就不能太過于計較,就得好好過下去。
稀里糊涂地過著吧!怎么不是過呢。開心地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