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有點特別,困在家里,不能出去旅游,不能出去散步,更不能去封閉的影院看電影,能在家里免費觀看徐崢的賀歲大片《囧媽》,真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
《囧媽》演員的表演很真實,臺詞也很生活化,黃梅瑩飾演的媽媽盧小花嘮嘮叨叨,對兒子過度關心,把已經成年的兒子還當小孩子看待,徐崢飾演的兒子徐伊萬對媽媽滿臉不耐煩,過度的母愛讓他難以窒息,甚至想擺脫逃離母親。在火車這個狹小密閉的空間,兩人朝夕相處幾天,彼此看對方不順眼,一路吵鬧爭執,相愛相殺。
究其原因,是因為盧小花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和丈夫雖然是因為自由戀愛結合,但她和丈夫是兩種類型的人,盧小花是骨子里很文藝,喜歡唱歌,而丈夫則喜好抽煙喝酒,興趣愛好不同,丈夫甚至對她家暴,她為了兒子選擇堅守婚姻,丈夫喝酒醉死后她更是把全部的感情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年老后希望兒子能多陪陪她,情感上敏感脆弱小氣。兒子伊萬身上也繼承了母親某些性格特征,有些神經質,情緒化,老是想從情感上控制別人,他的婚姻也不幸福,和妻子即將離婚,事業也遭遇競爭,在這種糟糕的心境下,他陰差陽錯和媽媽搭上了去俄羅斯的火車,兩個的相處注定不會融洽。
其實中國大多數家庭父母和子女的相處模式都是這樣,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產物,竭盡全力為孩子付出,為了孩子父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寧愿委屈自己也要讓孩子幸福,但同時他們也想掌控孩子的一生,從學業、交友、擇偶、就業等一系列重大事情父母都要插手參與。他們真心是為了孩子好,少走彎路,但其實孩子們未必領情,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特別是他們長大成人后,兩代人之間由于教育、經歷、年齡等不同,形成代溝,產生很多矛盾沖突,好多孩子渴望沖破掙脫這張親情網,希望憑自己的力量獨立闖一闖。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盧小花身上也有我自己的影子。我也是一個女兒的媽媽,孩子是我的驕傲和希望,我對她的期待很大,一直希望她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記得她高考查閱完分數后給我打電話匯報,我說了一句至今讓女兒耿耿于懷的話:你這個分數太讓我失望了,當時女兒就生氣地把電話掛掉了。在以后的高考填報志愿和考研就業選擇上,我一直給孩子我自己的選擇和意見,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弄得孩子一度精神壓力很大。直到孩子有一天跟我說:媽媽你是你,我是我,我們是兩種不同的人生,你不要把你的一些觀點強加于我,強迫我接受,我以后自己的選擇我自己決定,哪怕這條路你們不看好我也要去試一試,我還年輕,即使失敗了我也不怕,我還可以重新選擇。
我明白女兒已經長大了,好多事情我們不能替她作主,該放手了,父母養育孩子不能為了掌控孩子,不是為了給自己爭光,更不是為了讓孩子長大報恩,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雖有辛苦但更多是快樂,從小到大彼此之間的相互陪伴就是一種幸福,這個過程孩子就回報了我們養育之恩。孩子長大后他們有更大的世界,他們要去開拓他們事業追求自己的幸福。父母不要把全部的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太多的關注。我們自己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孩子長大后不再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們最希望是父母自己身體健康,生活快樂幸福,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就像電影《囧媽》的媽媽盧小花一樣,年輕時喜歡唱歌,因為遲到錯過了莫斯科大使館的一場演出,心里一直很遺憾,年老了終于在兒子伊萬的陪伴下,乘坐六天六夜的火車,經歷千難萬險,前往俄羅期國家藝術劇院演唱那首《紅莓花兒開》,這首用心吟唱經典老歌不僅打動了俄羅斯觀眾,更融化了兒子伊萬和母親之間的堅冰,兩人在去莫斯科曲折過程中也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愛,母子之間這種源于血液的愛是永遠無法割舍的,關鍵時刻彼此會用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拯救對方,最終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母子之間的親情得到修復和升華,這也是影片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