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生日也就近了。今年的生日送自己了一個骨傳聲耳機,甚愛。2015年,雖然一事無成,連去年培養的好習慣也丟了許多,這一年許多感慨,許多委屈,許多苦痛,許多辛酸,好在健忘很快就可以清零 ,到了年底茫然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但到底心疼自己,于是一直在想明年送自己什么禮物。
30歲之前的時光已經不多了,很可能像2015一樣轉瞬即逝,到底還算得年輕,便與人相約,拍套寫真留念。一直不喜拍照,大抵是接受不了照片里自己的樣子,在我的內心深處我恐怕還是那副天真可愛的孩童的形象。但是終究,要告別的。
回歸正題,好好做一個年終總結。
2015年,終于不再一無所有。
不是有了錢,畢竟工資沒漲,扣除項漲了,年終獎買了基金還一直虧著。翻翻賬本,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4400,支出6000。虧空不小,負債累累。看來去年研究理財,成果只剩下保險、記賬和消費觀念了。
也不是有了男朋友。遇到爸媽催婚,不再煩躁憤怒,慢慢地跟他們談清楚了:他們不催不逼,如有介紹我也不避。我并不急,在校園里耽擱了太久,難免刻板僵化,價值觀和審美尚不穩定。我不知道我是怎樣的人,想過怎樣的生活,又怎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呢?
婚姻大事,說到底是兩個人乃至兩個家族的價值觀和審美的匹配。即便匹配好了,可以和諧相處,還要考慮兩人的成長速度。一個女人變成黃臉婆,雖有歲月之功,操持之累,但終究是沉入柴米油鹽,跟不上節奏,慢慢無話可說。而今看得更多的分手,卻是姑娘們獨立自主日日精進,男友卻跟不上節奏,只好忍痛割愛。
我還不夠好,或許是托辭。但我還沒準備好可能是真的,只好讓那個人久等了。
我還是有了點什么的。
有什么了呢?
嘻嘻,我有病啊。
早起、讀書、練字、運動……去年養成的習慣慢慢丟了;年初的計劃,早已置之腦后;打算做訪談申請的公眾號,從來沒有開張過;21天寫作訓練營,十幾天后放棄……:我想這是一種叫做“虎頭蛇尾”的病,還有一個名字,大概叫“太忙”。
如果這還不算病,后面的病可是言之鑿鑿了。
不忍看著事情沒人做,每天在空蕩蕩的大樓里加班,有人說我生活失衡,只知道工作,有病;人手不多,工作不少,想要做成什么事似乎千難萬難,重重壓力甚至擾亂了我對自己的認知,打算放棄這份工作,有人說我放著大好前程不要,有病;決定完成自己的承諾,堅守自己的工作,有人說我收入那么低,沒什么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自由發揮的余地,不肯越“體制”一步,有病……
或許是“有病”聽的多了,我就真有病了。
頭疼,后來開始嗜睡。從一個經常失眠、很難入睡的人,變得回家只能睡覺,根本沒有精神做別的事情,甚至周末困倦到一天能睡20小時,如同昏迷,根本吵不醒。直到有天健身之后,血壓60/80,我才有警覺,生怕自己走走路就昏迷過去。
看病也是不容易的。開始是沒時間,正趕上因故一個人撐著一個部門運轉,還是必須有人值守的部門,只能一拖再拖。再者找不到合適的醫生,本以為主要是低血壓,西醫并無有效的處置,便尋中醫。八月尋得良醫,吃了近兩個月藥,卻因醫生總是加昂貴的動物藥材,總覺得浪費醫療資源且功利心太強,心中不舒服,停藥后,效果也不明顯。
后來慢慢又發現甲狀腺結節之類雜七雜八的毛病,才知道不知不覺,真是“有病”了。本是我都不會當回事的毛病,放到一起,便是整個體系出現的了紊亂。
于是,慢慢反思生病的原因,回憶癥狀的表現,體悟情緒的變化,體驗治病的過程,感受身體的反應。
經濟的困窘,生活的苦惱,工作的困境和身體的癥狀,通常不是單獨出現的,往往廝打成一團,交織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不是別愁,是思緒。
我不亂,自可一夫當關,迎刃而解。我亂了,也不要緊,迷途知返,找回初心,找到回家的路。
所以,有病也不打緊,好好吃藥。
剛剛好,我還有藥。
(2015年12月26日夜,讀友人總結,輾轉反側,恰手機響起,起身,發現辛苦熬的藥竟忘了喝。果然還是該吃藥了呀,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