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既是感恩節也是我的生日,如果不是我的手機頁面提醒我,我不會知道今兒是感恩節,如果不是父母的電話提醒我,我也不會記得今天是我的生日。
再一次證明無論我身在何方,家鄉的父母都會牽掛著我,關心著我,從我睜開眼到現在,父親已經給我打了不下五個電話,每一次說的話都一樣,“今兒你過生日,吃點好的,希望你身體健健康康,每天開開心心,工作順利”等等,我每聽一次,我都會倍感溫暖,但與此同時我也會愈發地難過,因為那祝福聲里帶著愧疚,那嗓音有些沙啞。
我算是個不會過生日的人,我媽媽的生日和我的生日隔得很近,只隔了三天,小時候每次我和媽媽的生日總是一起過,媽媽生日過去那天我的生日也就過去了,但媽媽的生日從來都沒有什么特別的慶祝,甚至連塊生日蛋糕都不曾有過。其實我很不喜歡這樣,我希望能單獨過個生日,生日的那天會有一個普通的生日蛋糕,有一些不貴重但心意重的生日禮物,有各種真誠的祝福,但事實是,我生日的那天什么都沒有,雖然我媽媽會偷偷給我煮顆雞蛋,但我并不喜歡吃雞蛋。
后來讀高中住校,過生日的方式就更簡潔了,兜里也沒什么錢,每次生日我都會給自己買根棒棒糖,然后約上一兩好友在操場上談談心,溜溜彎。那時覺得終于不用和媽媽同過一個生日了,真好,可是除了家人,其他人沒有人知道那天我過生日,而我又不喜歡張揚,只能默默祝自己生日快樂了,然后心里輕輕唱“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 ",然后生日就那么平淡地過去了。
再后來上大學,遠在異鄉的我每每過生日,爸爸媽媽都會提前給我打電話,讓我買些好的自己吃,我雖滿口答應,但還是一如既往的過,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算好的,也不知道該怎樣給自己過一個像樣的生日,我唯一能保證的就是生日當天吃上一碗面條,這是我來北方才知道的,這里的朋友告訴我生日當天要吃長壽面。直到有一天,有個室友過生日,她爸爸買了蛋糕送到學校,給她買了她最喜歡的電腦,晚上又組織了宿舍里的人辦了個小型party,我才知道什么叫別人家的生日。
畢業后,我留在了北方,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父母總是和我姐姐念叨,說沒給我過個像樣的生日,現在有條件了,卻又隔得遠了,總覺得特對不起我,我總是笑著說沒什么大不了的,生日每年都有,過開心了每天都是生日。直到今天,上了一天班,還應付了半天的檢查,累成狗,末了還被朋友放了鴿子,我才發現原來我內心如此希望能過個像樣的生日,生日里,有我兒時所想的一切,即使沒有,也希望有別人的一句“生日快樂”,想著想著淚水就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到最后干脆像個孩子蹲在地上哭了半天,二十多歲的人了,我也很無奈啊,簡直是想哭就哭的姿態嘛。
有時候,我在想二十多年前我媽媽生下了我,對她來說是受難日,對我來說是生日,或許生日本來就不是用來被慶祝的吧,而正好今兒又是感恩節,我是不是應該對她說一聲謝謝,我是不是欠她一個擁抱,而不是在這里顧影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