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待知識和思想的態度,就體現在用什么東西去丈量它。一旦你用“頁數”來度量你的讀書行為,用“本數”來形容你的讀書經歷,這種思路,從一開始就錯了!當你沉迷于書中絢爛多彩的世界,當你的觀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你還會在意今天讀了多少頁,今年讀了多少本嗎?
禪宗講求摒除心中的雜質,全部精神專注于當下,摒棄過去摒棄未來,任何的多余的念頭都可能使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純粹。
讀書也一樣,如果不能專注于它本身并享受這種過程,那整個生活就會變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人生也一樣,如果你一心只等著功成名就、家財萬貫、衣食無憂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時只等著回去寫游記和炫耀一樣,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義。
(一層)看書的方法,不僅要看作者寫了什么。
(二層)還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蘊,那些弦外之音。
(三層)還要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為什么要這樣寫。
(四層)還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樣的框架和策略在組織這本書,以及在各種細微處又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和技巧。
(五層)當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這些分析對你自己的現實和精神世界能帶來什么樣的幫助,是否能啟發你、引導你、改變你……
摘自:左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