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脊髓和腦神經的主干都會發出愈來愈小的分支,直到巧妙地深入皮膚、運動系統和器官。
2:神經系統并非均勻分布在體內,舌頭和嘴唇比大腿背面更密集,有10倍以上的神經支配。越敏感的部位(如手、臉、生殖器、眼睛以及頸部肌肉)在薄柔的“神經人”中顯得越密,而在其他致密組織如骨頭和軟骨處則顯得很稀疏。
3:人體腹側體腔內的臟器(肺、心臟、消化系統、腎臟)是為人體提供代謝服務的。為人體提供一個具有營養和清潔洋流的“內海”,人體的毛細血管網必須深入到大多數細胞間隙,通過毛細血管壁的擴散作用完成物質的交換。
4:軟骨和韌帶的損傷往往恢復時間較長,原因在于他們遠離“內海”之岸,只能依賴于來自遠方的滲液。
5:纖維網絡的中心是身體的重力中心,位于站立時的下腹部,武術上叫做“丹田”。
6:遍布全身的筋膜網有很多按規律排列的分子晶格限制液體的流動。
7:筋膜袋把我們的“汁”分成不同的束,以對抗地心引力。這種管理體液的功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針對細胞外基質的推拿手法和運動治療的原理。
8:血漿被壓出毛細血管以后,稱作組織間液,必須穿過結締組織基質的阻擋,才能將養分和信號分子傳遞至目標細胞。纖維網越密,基質的水分越少,這相任務就越難完成。最后被丟棄在體液循環的“渦流”中的細胞就不能以最佳狀態進行工作了。
9:將養分運送到目標細胞的難易程度取決于:
? ? 纖維基質的密度;
? ? 基質的粘稠度。
10:纖維基質狀態部分是由基因、營養及鍛煉情況所決定的。
11: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名字叫阻塞。
12:硬腦膜、蛛網膜、軟腦膜是纖維結締組織囊,他們包裹并保護腦,而自身又沉浸于腦脊液中。
13:星型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和其它膠質細胞的數量遠遠多余神經元,但卻很少受到人們的重視。原因是大家認為它們不直接參與神經信號的傳遞。事實上,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與神經細胞的比約10:1,現在它們的重要性正在超越光芒四射的神經元細胞。
14:在發育過程中,支持細胞引導神經細胞長到它該去的地方,為其提供營養,組成保護屏障,分泌神經保護物質,還提供膠質和骨架使神經系統整合到一起。
15:現在的研究指出神經膠質細胞也參與腦功能,特別是情感區。顯然神經膠質細胞還為突觸充當了“守門員”的角色,將神經肽進行分揀,決定哪些可以進入突觸位置引發神經信號的傳遞,同時幫助清楚突觸間隙中過量的神經信號傳遞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