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到有人AP美國歷史論文只寫了個介紹段,拿的分比你洋洋灑灑寫幾頁拿的分都高。
其實,AP歷史閱卷老師給分也不是亂給的。他們有個官方給分綱領,每個老師都按這個綱領來給論文打分。
這個綱領把論文分解成了幾個任務,每個任務達標就給1分。比如Document based question (DBQ) 總分7分,對應了7項任務;Long Essay question (LEQ) 總分6分,對應了6項任務。
而且,每個任務之間互不影響。只要完成并達標了就給分,不會因為論文沒寫完導致整體分數(shù)低下。所以只寫了介紹段的論文都可以拿到2分,分數(shù)比一些完成了但是質量不高的論文都要高。
另外,每一項任務完成得再好,也只有其對應的1分,而不會多給的哦!不要以為自己在一個任務上長篇大論、完成得超級完美,老師就會把屬于其他任務的分數(shù)也獎勵給你了。所以還是要注意在每個任務上的時間分配,雨露均沾啊!
以DBQ為例,總共7分,對應了以下7項任務:
1. 歷史背景信息:給論文提供語境
2. 中心論點句,針對問題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3. 文件運用:題目提供7個文件,運用其中至少6個來支撐你的中心論點
4. 文件分析:至少對其中4個文件進行分析
5. 額外論據(jù):引入了至少1個自己想的論據(jù)、信息
6. 論證質量:論證過程中,充分通過闡明史實之間的關系,邏輯清晰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7. 主題升華:通過讓主題事件和其他地區(qū)或時期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關聯(lián)而產(chǎn)生新洞見
LEQ和DBQ基本相似,只少了一項“歷史背景信息”的任務,所以總分只有6分。但給論文提供語境沒有錯,也是一個寫作好習慣,所以可以說兩種論文的任務基本相同!
不要以為給分綱領只是閱卷老師的專屬,和你無關。其實官方給分綱領真是一個最不為人知,但又最具價值的東西……你追女神也會去打聽女神喜歡的??色號是哪個;那你去考試,總得知道考試標準是什么,你才好對癥下藥吧?知道了這個給分綱領,你已經(jīng)能把90%其他(包括美國本土)考AP歷史的人甩幾條街了!因為你就可以:
1. 根據(jù)給分綱領,有針對性、合理地安排每一項任務,使得你的論文結構清晰,邏輯易懂,讓閱卷老師讀得如沐春風。
2. 有意識地去完成每1分,不會漏掉任何任務。
3. 明確寫每一段文字的目的,而不是漫無目的地湊字數(shù),期待閱卷老師會看在你寫的這么辛苦的份上施舍點分數(shù)。
4. 帶著清晰的寫作意圖,把你每一段文字所對應的任務暗示得有多明顯說多明顯,方便閱卷老師給分。
(對,我們做的一切都是要讓閱卷老師給分給得輕松痛快!)
知道你不勤快,我也已經(jīng)幫你把論文結構的模版都想好了。也不賣關子,現(xiàn)在就告訴你,以DBQ為例,最合理又最簡單的論文結構應該是這樣的:
數(shù)一下是不是總共有7個1分?其實你看,真的可以介紹段就拿2分;甚至總結段沒寫,你都可以拿到6分了。所以還真的不用太擔心論文有沒有寫完,而是要注意每個任務的完成質量,并盡量把論文前面的大部分任務達標。
這是邏輯最清晰的論文結構,也是個萬能模版。無論問題是什么,把這個模版往上套就可以了。平時練習的時候就按這個框架來,直到習慣性、下意識地提筆就這樣寫,就肯定不會漏掉任何一個任(fen)務(shu)了哦!
知道了論文的結構框架,還得知道具體每個任務要怎么完成。稍安勿燥,待我一個一個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