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書時,看到這么一句話:看書、看電影都是一個沉淀的過程,一下子沒有什么感覺,時間長了,在不經意間堅定了我們的信念,形成了我們的行為方式。
很喜歡這句話,也深有同感,我們之所以如此努力,之所以如此自律,甚至不斷和自己較勁,就是想有自己的行為方式。
一、屬于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常說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就是最原始的想法,最純粹的念頭。一開始,我們可能只是想好好工作,只是想照顧好家人,只是想給這個社會做些什么,貢獻些什么。
但世事變遷,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誘惑,我們可能因為別人的成功而眼紅;可能因為一兩次不公正的待遇而自暴自棄;還可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沖昏了頭腦;還可能在失落彷徨時,放棄了自己的信念,而逐漸隨波逐流。
我們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初衷,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言不由衷的事,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些什么,有哪些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很容易被一時的挫折所動搖,因為一時的成功而忘乎所以。經歷了太多的大起大落,卻忘了如何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我們之所以如此努力,之所以如此自律,就是想告訴自己,就是想提醒自己,在迷茫彷徨的時候,在意氣風發的時候,不要忘記出發時的方向,不要忘了自己是誰,為了誰。
二、屬于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堅定走下去。
評價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評價,一種是外在的評價。內在的評價是自內而外的,是自己給自己打分,只要努力就可以,只要對自己有個交代就可以。
外在評價正好相反,是別人給你的,是需要我們證明給別人的,過程不論,重要的是結果。
我們之所以看書、看電影,之所以努力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是要逐漸實現由外在評價到內在評價的轉變,逐漸擁有一個更為安寧的內心。
你騎個自行車,從心里來說,并不需要比開車的人更自卑;你送個快遞,并不比坐在辦公室里的人矮三分;你在家里看書學習,并不比那些四處旅行的人少了什么;你一個人生活,并不比那些撒狗糧的人就可恥、可悲什么。
生活是自己的,活給自己看,做的讓自己更滿意,當外面的世界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少,當你越來越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恭喜你,你成熟了。
心里對自己有個評價,是否付出,是否比昨天更努力,是否又做了兩件有意義的事情,這樣就足夠。
別人怎么看,這是別人的事情;別人怎么說,對我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對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我們之所以如此努力,我們之所以如此自律,不就是為了有自己的行為方式,不就是為了有自己的風格和節奏,不就是為了有這樣灑脫的內心嗎?
三、屬于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是有正確的三觀,對外面的世界有公正客觀的評價。
我們之所以看書,看電影,就是想汲取更多的正能量,告訴自己,什么是對的,什么是應該學習的,什么是不管世事變化,都應該堅持的。
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多,工作閱歷的增加,我們會面對更多的誘惑。走到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面對每一次抉擇,都需要有正確的三觀,需要有更多的正能量。
我們看書,是為了了解更大的世界;我們看電影,是為了寄托更多的情感。我們透過自己,認識更多的人和事,有更為平和的心態,面對一些人和事,我們更加見怪不怪。
因為有更多的正能量,因為有更為開放包容的心態,我們會學著理解更多的人,而不是單純的一棍子打死;我們試著不再抱怨,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問問自己能做些什么,能改變什么;我們不再輕易指責別人,而是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影響和改變別人。
我們之所以如此努力,之所以如此自律,就是想通過足夠長的過程,擁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擁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在前進的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愿大家好運,愿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活的從容淡定不做作。
end。謝謝閱讀,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