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不只是用來矯情的,還可以用來實現”
第一次來麗江還是2014年的時候,那會兒的公司組織團建,一行二十幾人來到這個充滿鮮花的城市,對于那時候的麗江給我留下的是一路的歡聲笑語和一夜的暴雨宿醉,記得那時候幾個很好的同事好友在一個有二樓大天臺的酒吧,喝了好多酒,吃了好多周黑鴨,趕上十年一遇的大暴雨,在二樓的露臺上看著街上的燈紅酒路熙攘人群,微醺的狀態在駐唱的歌聲里慢慢發酵,時時恍惚。大雨下的盆潑一般,我們挪到了屋里的榻榻米上,還奉獻了我在麗江的首唱~返程的飛機上我還寫了好長的一篇文章感慨我們難得的在工作中結下的友誼。
再來麗江,是2019年的4月份,6天逛了8個酒吧……每天喝的昏昏沉沉,特別享受的就是酒醉醒后的一杯熱茶和無限發呆的時光。相比較在北京時候的每天忙碌工作,這種片刻的清凈簡直不要太好哦,但是,美好的時光都是碎片的,因為雖然人在休假,可是工作電話不管你是否睡夢或清醒,客戶不理會他的需求來的是否恰當,恨不得你24小時在線……總之,人在麗江,心在職場。
坦白來說,那時候的我已經工作了將近8年的時間了,每天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約客戶,談項目,我的辦公地點就是坐落在北京大大小小角落的咖啡館,寫報表,做計劃,弄標書……相比較大多數需要在早晚高峰期趕地鐵,每天上下班花費2個小時的上班族來說,身在北京那種一線城市不用坐班可以說是讓人羨慕的了。
但是,人嘛,總會有各種不滿足,雖然是在家辦公,這也意味著即便是在家也要辦公,24小時不至于,但是每天回郵件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情,說到這,其實并不是抱怨,只是,長時間在一種精神緊張的狀態里,完全不能靜下心來去做些想做的事情。不管休年假的時候是在北京,成都,麗江,還是遠在國外,手機不能關機,玩到多晚,喝到多醉,多久的時差,回酒店后查郵件,回客戶,都能是清醒的狀態,我也是了不起的哦。
記得有一次在休假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客戶著急要報價,我已經喝多了,房間里網絡信號又不好,我于是抱著電腦出來到處找信號,4g熱點都連不上,最后在已經沒啥人的海灘上,尋到了一處有信號的地方做的報價發了郵件給客戶……
關鍵是!第二天清晨!我是在睡夢中驚醒的,夢里報錯了價格!從床上彈起來的我打開電腦一通檢查!還好沒問題……虛驚一場……
這些偶然的事件其實并沒什么,主要是慢慢的我發現,自己有些疲于去見客戶了,要知道剛入行的時候,每次約好了客戶去見面都讓我興奮,有一種即將上戰場的感覺,而且每次都是斗志滿滿,不拿下case不罷休的勁頭。可是日復一日雖然見的客戶不同,談的項目不同,耐心和斗志卻不如往日了。就像一支持續燃燒的蠟燭,特別渴望熄滅片刻的安靜。
或許每份工作或者說每種生活狀態持續的久了都會讓人想要逃脫,那時候的我覺得,我真的需要休息了,是徹底的休息,放下,在這樣下去,對自己,對工作,都不是好的狀態。
然后,我就來到了麗江。
麗江是個很浪漫的地方,氣候好的不得了,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每天打開窗戶都會感慨這是最舒服的溫度!和風煦煦,艷陽高照,雖然雨季時候的陰冷纏綿也會讓我這個北方人感到些許不適,但是天晴的那一刻還是充滿了魅力。
剛剛放下工作真正閑下來的那會兒,真的是舒服,不再有沒完沒了的電話,不再需要定時的查閱郵件,不用總是在吃飯的時候還惦記著有沒有待辦事項忘記了沒做……
反正就是很放松,很心靜。
每天曬曬太陽喝喝茶看看店寫寫字陪陪狗……
說來奇怪,除了去年來的時候很喜歡去酒吧玩,真的來了之后,反倒是不那么愛去酒吧了,主要是,我喝不動酒……
說來慚愧,曾經,哈,只是曾經,不敢說自己多能喝,好歹也是不怕酒局的,雖然不常應酬,但是朋友小聚偶爾陪一下客戶還是可以的。但是在麗江,我只配把小酒量三個字掛在嘴邊上,印在腦門上……在麗江,我見識到了什么叫“一直喝”……酒杯是個量具,扎壺和盆才是酒具。喝酒不論瓶,論“打”(二聲)從不說喝了幾瓶,是喝了幾打。而且!不是說哪天喝了,是說哪天沒喝……有一天沒喝都是難得……
在這邊的朋友很是照顧我,出去玩玩游戲的時候都是輪著幫我喝輸的酒,男人替一下也就算了,關鍵是姑娘也是把我擋在身后的……我何德何能何其小的酒量淪落到這般田地啊……
慚愧……
在麗江的這一年里,沒有認識很多人,卻聽到了很多故事,形形色色的在麗江的人大多有自己的故事,因為種種原因來到這里,留在這里。有的跟我一樣在大城市打拼的疲憊來找清凈,有的因為受了情傷來這邊慢慢恢復,也有的人到中年,想要一方凈土創造自己的家園。或追求,或躲避,或流浪。
我喜歡故事,喜歡聽他們講故事,我總想把我聽到的故事記錄下來,做一個麗江故事匯。在麗江,你聊著聊著就發現對面看起來云淡風輕的人其實來路并不簡單。我見過一個姐姐,五十幾歲單身一人,長得清秀年輕,在麗江雪山腹地里搞了一塊地承包了50年,一百多畝,一草一木的親手打造著自己的莊園,對于一個人來說工程之浩大是難以想象的,她帶我參觀的時候給我講,這里原來是什么樣子,現在是這個樣子,那些樹就不動了,保護好森林很重要,這邊的湖是雪山引下來的水,還需要加固清理淤泥,這邊原來是沒有路的,都是一顆顆石子鋪出來的……我問她,這么大一片地要弄好需要多久啊,她說,不急,反正后半生就做這個了,過程最重要。我不知道我到那個年紀會有怎樣的心境和心氣兒,是否會有勇氣去做類似的事情,我看過的大多數50幾歲的人都已經安于現狀了,很少有人會懷著去創造的情懷,并且身體力行的去做一件在旁人看來只有羨慕的份卻不會有心力真正做的事兒。我在她身上看到了鮮活的生命力,無視歲月的熱情,堅定執著的力量。
還有一個姐姐,喝咖啡的時候認識的,從大理來到麗江,在文筆海上面弄了個別墅,在陽臺上就能看到整片文筆海,空氣好的不得了,坐在她家陽臺上喝茶聊天看風景,感覺一輩子都變長了。她身上有一種很獨特的氣質,自然的親切明朗。她的父親也是一樣的健談親和,歲月在他們身上沒有留下一絲俗氣的味道,只有沉淀的智慧和不忘的初心。他們身上吸引我的是那種原始卻不世俗的孩子氣,眼神清澈的仿佛不經任何世事,而實際上經歷的卻遠比我想象的要多的多。
姐姐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在北京讀很好的大學,一個年歲雖小一看就是很有教養的樣子。她說她特別喜歡當媽媽,喜歡跟孩子相處,還給我看帥氣的外籍前男友。我特別喜歡她的笑容,被幸福感染的觸動。
還有一個姐姐,哦,怎么都是姐姐……
她給我的感覺特別像我三姨,也是那種喜歡笑又很親切的人,納西族的她世代生活在這里,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意,打動我的是她跟她老公的愛情故事和她與兒子之間的那種相處方式。她曾有過不幸福的經歷,為了愛情跟現在的老公也是經歷了很多才走到一起,20年的生活中,她依然像個小女孩一樣享受著來自老公的疼愛并且心懷感激,總是向我炫耀著各種小確幸,帶她去拍寫真啦,給她挑新衣服啦……種種狗糧不計其數,讓人不羨慕都難呢。
她的兒子是個紋身師,一身的紋身。在這種小地方,我不知道大家的接受程度是怎樣的,反正我去一個村子做客之后好多人用“二剛”也就是流氓形容過我,就因為看到我有紋身……我沒聽到過有人說她兒子,也可能是我聽不懂,也可能都是村里的親戚沒人說出來,反正她,每次跟她兒子在一起的時候都是滿臉的驕傲,還用實際行動在身上紋了幾處,為了留下兒子的作品,支持他的工作。
說實話,我挺受觸動的,其實在大城市里,很多家長也是做不到的。或出于偏見,或出于情面,總覺得紋身師不是什么正經職業,紋身也不是什么好人。當然我不這么看,而且我是身體力行的不這么看……而在這個偏僻的小地方,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村子里,一個開明的母親摒棄世俗的觀念,真心真義的認可著自己的兒子,這是很偉大的事情。我也通過這些理解了她在這樣的年紀還能享受愛情的原因。
沒講出來的故事還有很多,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更多的人和故事,我想把這些在麗江聽到的故事寫出來,用我的文字去記錄他們的故事,紀念他們的過往。如果你有好的故事,也可以說給我聽,非職業寫手在麗江最多的就是時間,愿意分享給你 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