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大家都會有一些的。
為了去動物園,首先要去隔壁借車,為了去隔壁借車,但前幾天借的枕頭沒還,首先要還枕頭,要還枕頭要補充小心掉的填充物,要填充物要去薅羊毛。所以今天本想去動物園變成了薅羊毛。
這是一個小寓言故事。不知道為什么枕頭芯會掉,估計是窮苦時候破洞多,不過不要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做事往往會被帶偏,真正要做的事沒有做。
人對付出過努力的事不愿意放棄,比如已經投資100萬了,再投50萬就成功了,那會毫不猶豫的投入,但是如果一開始要知道要這么大投入就不會做。
拖延癥往往不是因為懶,是因為遇到了快要完成的事,舍不得停下來,也不管這事情重要不重要,反正要做完它。比如看新聞,就會一直看停不下來,因為自我感覺就差一點就能看完所有有趣的新聞,等完成了再想別的事。
那如何避免掉入拖延的陷阱,像躲瘟疫一樣躲開不重要的事。
列出5個今年最重要的事,20個不重要的事。我們普通人會先做5個重要的,中途根據心情悠哉悠哉的處理20個不重要的。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劃掉那20個不重要的事,像躲瘟疫一樣躲開,因為一旦開始,就可能停不下來,而且越不重要的事越容易出結果,越容易沉迷,比如打一盤游戲,贏了一局,你一定會想再贏一局才算厲害,于是再來一局,如果輸了,你就會說一定要扳回一局來。
但是不重要的事雖然本身成功了,但戰略意義很小。雖然贏了戰斗卻輸了戰局,如同圍棋,爭一子輸贏卻失掉大片江山。
成功來自最重要的事,要像躲瘟疫一樣避開不重要卻容易完成的事,否則這些事情會變成無數的借口,打亂你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