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的作者王雷的第二本新書,還未出中文版,內容也是棒棒的。
第一章 失敗
故事從我第一次在南美的登山經歷開始,以失敗告終。當時沒有意識到那次失敗對我以后的影響有多么巨大。如果沒有那一次失敗,也許這輩子就不會妄想著去登山。因為那一次登山的時候完全沒有經驗,不懂得聽別人的忠告,也不懂得去做準備,持著無根據的自信,盲目向前。從那一次失敗開始,打破了我原來的“有志者,事競成” “Never give up"等的觀念。懂得了有些失敗是代價太大,無法挽回的。而有很多失敗是可以讓我們獲得教訓的。如何去失敗也是一種技術。
第二章 關于成功的理解
每一次的成功其實都是一次false summit, 不是一個真正的summit, 因為登頂之后總是會看到更遠的目標。而我們為了追求每一次的成功,都常常會有登頂的狂熱癥。
很多人認為登頂的時候是成功的時刻,而我最覺得有成功感的時候是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因為邁出第一步,已經戰勝了準備過程中的所有苦難和煎熬。而準備過程是最艱難的,是無人知道的。成功應該是由自己發自內心的感受來定義的,而不是由客觀的,別人的,外在的標準來衡量的。成功不該以目標來終結,來衡量的是使命及意義。成功不在于到底的目的地,而在于走過的這一路。
第三章 怎樣設立目標能達成成功
很多目標的設定都會按照SMART方式來設,是具體的,可實現的,有時間限制的現實的,但如果你追求的成功不是眼前小小的成就,而是一個長遠的成功,用SMART來設定目標就會有很多誤區。比如,用SMART原則引導的目標常常會讓我們短視,會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喪失長遠的利益,也會因為達到了一個具體的目標而完全沒有發揮出本來應有的潛力,從而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所以我們不能用SMART來設定目標,而是可以用來管理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
第四章 怎樣找到夢想的生活
很多HR避免對員工講夢想,怕員工有了夢想就離開公司了。但是任何一個團隊都需要找到夢想,找到激情才是雙贏的。
第一個要問的問題不是(HOW)怎樣去找到夢想的生活,而是要問(WHY)為什么要去找夢想的生活。因為當你問自己為什么要這夢想生活的時候,這是在挖掘你自己的根源。如果連你自己都無法回答自己為什么要的時候,那么你是沒有真正的動力去做這個事的,就算是最好的機會給你,你也不會堅持下來。
當你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夢想的工作和生活的時候,你要給自己設計好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包括你自己的態度,你周圍的人,你的導師和教練,這些都是自己可以設定的。即便是你還不清楚你到底要什么樣的夢想,但是會有一天,你的夢想自己會來敲門。
第五章 風險的評估和控制
當你知道了自己的夢想的時候,你到底什么要時候去追求》要不要去追求?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技術環節是必須要學會對風險的評估和控制,知道自己可以承受怎么樣的風險,什么樣的風險應該規避。很多人覺得風險是不可控制的,但其實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是一種技術,是可以學習的。通過訓練和學習,可以對風險產生不同的體驗,完全可以加強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因為風險其實是一種主觀感受,而不是客觀存在。
很重要的是要懂得什么是眼前的風險,什么是長期的風險。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規避眼前的風險,會給未來帶來了更大的風險。不愿意冒風險走出眼前的一步,未來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那才是更大的風險。
第六章 怎樣去訓練,怎樣找到導師,教練
首先要知道要去學什么,怎么學。當然可以自學,但如果讓有經驗的人指定一下會少走很多彎路。導師不一定是要掛著名頭的。其實在工作當中,你周圍的很多人都可以是你的導師,而你根本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所以要首先學會怎么去識別哪些是可以成為你導師的人,然后才想怎么樣才能得到他們對你的青睞,愿意為你付出。所以要先知道你要付出什么才能得到什么。
當你得到了好的指定后,不是很機械地按照別人的指點做1,2,3。要有意識地去設計這個過程。關于訓練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所以平時的訓練是要比戰時苦得多才是。
第七章 如何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找到使命感和意義
很多事情都是一開始轟轟烈烈,但都會歸于平靜。當平靜下來的這段時間才是最好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不管是在運動場上還是職場,成敗不是在于大家都關注的時候你在做什么或是做得怎么樣,而是在于沒有人關注的時候你在做什么。在平時平淡無奇的工作生活中如何找到使命感和意義很重要。這不是去問來的,而是由自己的內心一點點感受出來的。
比如打掃衛生的,如果他的使命是打掃衛生是為別人帶來清潔的環境,為他人的健康帶來保障,那么他和那種認為自己因為只能做打掃衛生的,每天就應付那幾個鐘頭的工作態度是會完全不一樣的。在工作中,有的人雖然工資不如你,但是工作起來激情四射,進步就會很快;而有些人看起來位高權重,工資比你許多,但是每天只是混混日子,就不會再有什么發展。
所以一定要自己為自己找到使命,你才會有長遠的迅速的發展。
第八章 如何邁出第一步
最重要的是要有強大的動力,這個動力來自于你對自己使命的理解,對自己未來的理解。只有好好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理解這一切的動力,只有理解得越深刻,才會在有困難的時候堅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