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9月20號是張曼玉的生日,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記起,一代女神就這樣像流星一樣跌落在時間的長河里了,連個水花都不起。
居住國外,像普通人一樣低調生活,等閑聽不到張曼玉的新聞,近幾年一有新聞卻都是負面的,現身暴瘦、顴骨突出、丑到嚇人,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現實到底的媒體怎么不會跟風來踩兩腳。
李嘉欣、鞏俐、劉嘉玲、關之琳等同時代的女星新聞稿總是吹噓凍齡、萬年不老,似乎只有她真真切切地老了,皺紋橫生,不復當年之美。
人們都忘了,或者假裝忘了,那個曾經站在華語電影巔峰女神當年的風采,橫掃整個華語世界,憑一己之力奪得嘎納、柏林雙料影后,也是迄今唯一躋身三大影展雙料影后的亞洲演員,三十年間,不過一人而已,展望未來二十年,大概也無人能出其右。
但誰又能想到這樣的張曼玉年輕的時候也不過一個“甜美的花瓶”。
1、? 小荷才露尖尖角
張曼玉出生于香港,小時移民英國,后來回香港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獲得“最上鏡小姐”稱號和港姐亞軍。
那一年她十八歲,憑借選美獲得進入演藝圈的門票,
又恰逢香港電影最好的時期,剛踏入電影圈,就能和張國榮、梅艷芳、成龍、王晶合作,《緣分》、《警察故事》、《玫瑰的故事》、《A計劃續集》、《精裝追女仔》。彼時的張曼玉甜美懵懂,一笑的時候露出尖尖的虎牙,觀眾愛她,媒體捧她,新世界的大門正對她緩緩打開,繁花似錦、一片芳華。
? 但榮華之下總是潛伏著看不見的危機,好在張曼玉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她后來說:“我入電影圈的時候,于我而言,拍電影只是個游戲,我對它一無所知。我的機遇在于我出現在人們正尋找新面孔的特別時刻,在行業正繁榮時刻。”
? ? 果然,新鮮勁過去之后,張曼玉稚嫩的演技也逐漸暴露在觀眾面前,那時候香港影評界是這樣評價她的:“主要是拍喜劇片,在這些影片中,飾演的大多數是天真而又帶點憨味的傻妹,熱鬧有余,內涵不足。看到她的演出,只覺得她不過是一名在銀幕上走來走去的花瓶。”
? 2 一代宗師:曼神進階路
在迷茫不知所往的時候,張曼玉遇到了《旺角卡門》,遇到了王家衛。
劇中她飾演劉德華的女友,質樸溫婉有靈氣,眼中第一次有了情緒,并學會了讓情緒引而不發,卻比大哭大鬧更動人心弦。
張曼玉曾經這樣形容《旺角卡門》對她的影響:“在王家衛之前,作演員對我而言就意味著做反應,毫無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樣哭、蹦蹦跳跳。而拍《旺角卡門》時,我要尋找感情的深入點。從這開始,我就開竅了。我也決定將拍電影作為自己的事業。”
憑借這部電影,張曼玉首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之后一步一個腳印,終至封神。
她是《人在紐約》里干練的女強人李鳳嬌,《不脫襪的人》中汲汲于成功愛慕虛榮卻本性善良的黃小姐,《滾滾紅塵》里書卷氣十足的革命女青年月鳳,也是善良演技高超卻軟弱守舊的《阮玲玉》,《新龍門客棧》里潑辣風騷嫵媚的老板娘金鑲玉;是《東邪西毒》里為愛凋謝的落寞“大嫂”,《青蛇》中妖嬈魅惑的蛇妖小青,也是《甜蜜蜜》里精明世俗的打工妹李翹,《宋家皇朝》里典雅莊重的宋慶齡,《花樣年華》里優雅隱忍的蘇麗珍以及《清潔》中力圖擺脫毒品陰影的搖滾女歌手艾米莉。
其角色之多變,風格之多樣,如一人有千面,面面栩栩如生,個個動人心魄。可以說,不看張曼玉,就不曾了解華語電影的精粹所在。
2004年,張曼玉憑借《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整個華語影壇唯一個同時手握金熊和金棕櫚的亞洲演員。
這一年,她四十歲。
這一年,她正式息影。
睥睨天下,莫能與之爭。
3? 那個打破傳奇的人
如果張曼玉的故事就在這里結束,也算一段傳奇的固有程式,辭官歸隱,笑傲江湖,從此她就只活在人們的記憶和茶余飯后的談資里,就像偶爾一露面就上熱搜的王祖賢,引人唏噓懷想,無限感嘆。
? 可那不是張曼玉。
在2014年張曼玉50歲時選擇以歌手的身份重出江湖,音樂跑調、難聽,形象暴瘦、搖滾,不復當年之美,于是輿論一片嘩然。
但張曼玉回應說“我演了二十多部電影,可還是有人說我是花瓶。請再多給我20個機會,我一定能唱好的,好嗎?”
是啊,五十歲,到這個知天命的年紀干嘛不藏起來供大家緬懷,又或是偶爾露面,衣著光鮮靚麗,氣質卓然。要不也挑個擅長的去干才好,一代女神,等閑還真丟不起那人。
她偏不,談戀愛搞音樂做慈善,跑到昆明去支教,為一些熱愛藝術的大學生做導師。
很多雞湯說“多少歲努力都不算晚”,然而大多數人年紀越大顧慮越多,樂天知命,知足常樂,一把年紀折騰什么?
摩西奶奶八十歲學畫,齊白石衰年變法的勇氣不是誰都有,都說不破不立,不破不立,然而自己辛苦一輩子奮斗一輩子立起來的一切誰又能忍心親手打破?
張曼玉一代女神,本來已經可以完美收官,躺在功勞簿上吃一輩子老本,后輩也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可她說:“我不想讓大家覺得張曼玉始終只是一個樣子,沒有感情、渴望、失敗,只是完美的走來走去,我希望擁有粗糙但強大的力量勝過虛偽的美麗。”
看多了吹噓老年要一輩子優雅的雞湯軟文,曾經我也希望自己老年能得體慈悲也就夠了,然而張曼玉出來唱歌了,她讓我看到了老年的另一種可能。
不是優雅,不是寶相端嚴,不是一成不變,只是像年輕時一樣對世界保持新奇,勇于嘗試。?
畢竟,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只有盡可能寬廣盡可能深入地接觸生命的內涵和外延,探索生命的真諦,才不枉投生為人,不然,那又怎么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