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關系整理:
面積 vs 價格:大約是多出30平米誘惑我愿意多花10萬,對應上表分數(shù)3:2.5=1.2;
面積 vs. 距離:大約多出10平米我愿意多500-1000米,即1:1-2=1.5;
面積 vs. 年代:怎么也要30平米以上,我才愿意降一檔,即,3:1=3;
面積 vs. 樓層:考慮到漏水炎熱等問題,同樣價格相對于中間樓層(10分)至少多出50平米以上,我才會選擇一個斜頂不把山的頂樓(2分),即,5:8=0.625;
價格 vs. 距離:5公里的差價在10萬以內(nèi)我比較能接受,即2.5:10=0.25;
價格 vs. 年代:怎么也得便宜10萬以上我才愿意降一檔,即3:1=3;
價格 vs. 樓層:考慮到漏水炎熱等問題,同樣面積相對于中間樓層(10分)至少便宜16萬,我才會選擇一個斜頂不把山的頂樓(2分),即,4:8=0.5;
距離 vs. 年代:至少要近1公里,我才愿意降一檔吧,2:1=2;
距離 vs. 樓層:如果其他都一樣的話,可能要近3公里才能放棄中間層(10分)要一個斜頂不把山的頂樓(2分),即 6:8=0.75;
年代 vs. 樓層:這個好難,06年的好樓層約等于一個新樓盤不把山的斜頂頂樓吧:5:8=0.625;
關系矩陣
把上面的數(shù)值填入表中,相反關系取倒數(shù)。
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的意義在于A元素相對于B元素的重要性,因此要將關系矩陣取轉(zhuǎn)置:
判斷矩陣B具有如下特征:
????bii?= 1
????bji?= 1/ bij
? ??bij = bik/ bjk??(i,j,k=1,2,….n)
據(jù)此列出修改的判斷矩陣
與根據(jù)關系矩陣計算得出的B0相比,有一些數(shù)值不相符,下表是差異:
這說明在一開始的關系設置中,有一些不符合邏輯的部分,例如認為面積比價格重要,價格比距離重要,距離比面積重要這樣的循環(huán)設定,或者細微的量化不符。需要對一開始的關系進行微調(diào),使之邏輯上無誤。?
修改后的關系整理:
面積?vs?價格:大約是多出30平米誘惑我愿意多花10萬,對應上表分數(shù)3:2.5=1.2;
面積?vs.?距離:大約多出10平米我愿意多500-1000米,即1:1-2=1.5;
面積?vs. 年代:怎么也要30平米以上,我才愿意降一檔,即,3:1=3;
面積?vs. 樓層:考慮到漏水炎熱等問題,同樣價格相對于中間樓層(10分)至少多出48平米以上,我才會選擇一個斜頂不把山的頂樓(2分),即,4.8:8=0.6;
價格?vs. 距離:1.25公里的差價在8萬以內(nèi)我比較能接受,即2:2.5=0.8;
價格?vs.?年代:怎么也得便宜10萬以上我才愿意降一檔,即2.5:1=2.5;
價格?vs. 樓層:考慮到漏水炎熱等問題,同樣面積相對于中間樓層(10分)至少便宜16萬,我才會選擇一個斜頂不把山的頂樓(2分),即,4:8=0.5;
距離?vs.?年代:至少要近1公里,我才愿意降一檔吧,2:1=2;
距離?vs.?樓層:如果其他都一樣的話,可能要近1.6公里才能放棄中間層(10分)要一個斜頂不把山的頂樓(2分),即 3.2:8=0.4;
年代?vs.?樓層:這個好難,設為2:10=0.2;
得到符合邏輯規(guī)律的判斷矩陣: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