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意見不合,但是總是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是什么樣的感受呢。
人們在世上生活,個人有個人的觀點。每當(dāng)觀念與觀念發(fā)生碰撞的時候,就有了爭端。
有的人常常一呼百應(yīng),眾星捧月,總有人站出來支持他。那么站在他對立面的那位,就要被千夫所指,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有句老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放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是對的嗎?
明明己方占理,卻又抵不過對方人多勢眾,這又是為什么。
處于這般境地下的人,心里是不是充滿了憤懣與委屈。
聽郭德綱說過一句話:“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p>
占不占理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為他代表了多數(shù)人的利益。那么孤立無援的那些少數(shù)派,自然要被打壓。
委屈也罷,憤懣也好,這種情況再去講道理也是白費口舌。要么自身過硬,一力破萬法;要么另辟蹊徑,引入外援;又或者向?qū)Ψ椒?,打不過就加入。
不論如何,沒有哪條路是容易的。
常常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性格和為人處世方面,往往比較孤僻。選擇服軟加入對面的選項,對這類人來說,那真是要徹底打斷他們的脊梁骨。
因此,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尋求外援,又或者憋著一口氣,臥薪嘗膽,來日方長。
若是未能揚(yáng)眉吐氣,那大概率會一蹶不振。一直壓抑自己,憋著的勁也泄干凈了。
若是能成功翻身,一路走來的各種坎坷,都會成為勛章和經(jīng)驗值。原本的孤僻和特立獨行,此時也成了優(yōu)點。
試想自己處于這樣的境地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