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沒有陪母親過過母親節和生日。此中原因,總是數不清道不明。
似乎在我們之間的每一次節日,沒有華語也沒有盛禮,有的,只是簡短的問候與樸素的關懷。
母親與我,總是默契。我們一家人,表面上都是各自堅強,相互安慰,卻都是很有默契的,偷偷在背地里咀嚼愁苦,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母親是中國大多數傳統女性的縮影,總是任勞任怨,勤懇如初。她不會講大道理也從不絮叨,她所影響我的,是通過身教而少有言傳。讓我簡單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她所教會我的智慧與善念就是我的嫁妝。
有人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呀,正如《請回答1998》中說道:“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媽媽或許是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與神相媲美的身份吧。
記得初中作文課要求寫一篇關于母親題材的作文,在心中打了草稿一遍又一遍,擦了眼淚又提筆,放下筆頭又擦淚。反復如此,連老師都側目,終是不好意思,強憋著涕泗交流,現在想想,真是窘迫至極。
寫母親是不能講故事的,一講故事一定又是眼圈泛紅。或許,我從來都不是很想向人講我與母親的故事。
那就不講故事吧,我們只是談談母親。
“她把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全給了你,她把所有的耐心和勇氣都給了你,那些我遠走高飛追求自由的日子,她一邊為你揮手鼓勵一邊在心里暗自擔心。有人說,在父母的人生里,最重要的人是子女,但在子女的人生里,他們或許只是我們重要的人之一。”
聽起來多么心酸又不得不承認。
我很少對她表達感謝,很少說我愛她。那個不善言辭只是埋頭做事的姑娘,那個受盡委屈仍教我們要善良的傻媽媽。是她給了我生命,是她把我養大,是她讓我成為了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她用自己的青春換來了我的青春。
都說,所謂父母子女緣分一場,都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過著最平凡的生活。父母是這個上最擅長發放債務的神,一旦虧欠根本無從還起。或許我對母親從來都不是公平的,朋友生日,可以幾天前就選好禮物;喜歡一個人,讓他霸占我幾乎整個便簽;可是對于父母呀,我們總是心安理得,他們是那個你無論做了什么都會選擇無條件相信包容你的人吶!
我不知道在我們短暫的母女情分里我怎樣才能還她的生養之痛,養育之苦;我也不知道我如何才能還清她為了我這十幾年的操勞和惦念。實際我知道,她對我的愛,我永遠還不起。但我一定一定一定會用盡我的全部給她更多更好的愛,就像這么多年她對我的那樣。
已經很讓人鼻子酸了。
很想回家抱抱媽媽。
嘿,傻姑娘,節日快樂呀!
悄悄告訴你,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