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萬維鋼 ?《心理治療師的刻意練習》
人和人的交流,部分程度上也可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我們承認,在很多方面,我們已經比不過人工智能,它們比我們在記憶,運算,搜索,判斷等方面都技高一籌。
但是在人和人交流上面,我們覺得,我們應該比人工智能更具優勢。
在交流時,我們更能及時觀察到對方的表情、態度變化,揣摩對方的心態,選擇合適的方式和對方進行進一步深入的交流。
心理治療師的工作方式就基于此種方式吧。
但是,人和人的交流,有個不可消除的負面作用,我們在交流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狀態、言辭,進行判斷,我們會根據判斷,不假思索的對自己的意圖、觀念、感受、情緒進行隱藏。
我們人類具有的根據情況撒謊的能力,能欺騙三體星人,但同時也帶來了無數的誤解、欺詐、隱瞞、失誤和偏見,讓我們的溝通效率在很多時候低下到負數。
當心理治療師對比人工智能和病人的交流效果(病人填寫一系列數據,人工智能分析)與自己和病人的交流效果時發現,人工智能對病人的判斷更準確。
或許,我們人類之間的交流,只適合于交流情感,對一些不需要仔細分析的事件進行快速的判斷,就像我們大腦中的“系統一”干的事情,它們越來越需要適當離開“系統二”工作的領域,把這部分區域交給人工智能。
這部分充滿活力和偏見的能力,我們要倚仗它們的活力探索未知和未來,明白和弱化它的偏見,不讓我們被束縛在過去和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