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小到大,我都生活在泗安。童年的生活平淡無奇,惟獨春節前后別有樂趣。
? ? ? ?每年除夕,奶奶總會釀米酒,包餃子,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十幾個家人歡聚一堂。大約六點左右,農村里家家戶戶開始燃放爆竹,全村上下歡騰一片。這時,村中的土路上,總會慢慢地走出一群人……
? ? ? ?這群人約有六七個,抬著一頂類似轎子的小船,轎子里坐著一個用紅布遮面的姑娘——這就是“旱船”。他們其中有四個人身穿藍色布衣,頭戴一頂黑色烏紗帽,腳踏一雙草鞋,像極了古代的士人。他們四個人分別位于轎子的兩頭,一起抬著轎子,不時地唱著喜慶的農村歌曲。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名“道士”,他們披著一條淺灰色大青袍,上面貼著符咒,然而手里卻拿著鑼和鈸,不時地發出震耳欲聾的敲擊聲,樣子十分滑稽。
? ? ? “旱船伙”(農村人對他們的稱呼)沿著村中的泥巴小路,慢悠悠的前行到各家各戶前表演。
? ? ? ?只見四個轎子手一起放下轎子,向四周跨出兩大步,由于極大的負重而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兩名“道士”一同敲響手中的“樂器”,不一會兒,一戶戶的村民就全從屋子里走了出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忽然,四名轎子手大喊一聲“嘿!”馬上回歸原位,用盡全身力氣一把抬起轎子。兩名“道士”的嘴角開始上揚,逐漸向后退去。“蹦!”“蹦!”“蹦!”木棍飛快地敲擊了鑼三下。頃刻之間,四名轎子手搖起了旱船。在鑼和鈸的伴奏聲中,這四個“士人”好像擁有了無窮的力量,一會兒抬著轎子向前沖刺,一會兒抬著轎子向后倒退,一會兒左右搖擺,盡顯輕盈之態……
? ? ? ?在他們盡心盡力地表演五分鐘后,一戶戶的村民一起起身鼓掌,有的還會走上前,遞給“旱船伙”一個紅包,“旱船伙”也高興地接受了——盡管他們知道這個紅包是空的,僅僅是為了活躍氣氛,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
? ? ? ?
? ? ? ?近幾年,泥巴路漸漸被水泥路代替,也不見了旱船的蹤跡,但每在過年時,我總會在村頭凝望,期待……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