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凡
因領導昨日的安排,今日是不必去所里上班的。他吩咐我的時候嘴角帶有幾分壞笑——去北京理工大學替他聽一節英語課,順帶簽到、畫重點。他是因為項目時間緊張而不得閑,因此才讓我替了他去。
對于一個兢兢業業的上班族而言,七點鐘起床是會要了人命的,其實,我也有我的私心,為的是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不至于到年底,我的年終獎被扣的太慘淡。
時間很緊,北京的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即便是每晚凌晨一兩點睡覺,早上八點鐘起床。而這一天便全是工作和細碎瑣事。真正能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北京生活的時間,確乎沒有。而不知不覺中窗外已是一片白霜素裹,衰草瘦木的景象。
講英語的是一位中年女教師,微胖,大餅臉。聲音卻是很特別,有點低沉的沙啞。課堂內容是一則關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故事。
其大意是:開學時,一位授課老師站在學生面前習慣性地說了一句常用來和學生們打招呼的客套話——我愛你們每一個人。然而,事實上她不喜歡其中某一位學生,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夠好,不注重禮儀,不講個人衛生,上課時坐姿懶散,甚至還睡覺,同時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在一群學生中比較格格不入。
老師很不喜歡他,對他失望至極,每到考試時便會給他打一個很大的“X ”號來報復他。
有一次老師在整理檔案時意外地發現他曾經學習名列前茅,衣服穿戴整潔,待人彬彬有禮,性子活潑,朋友亦多。只是后來家中生了變故——母親去世,家境蕭條,父親脾氣變得暴躁,對他日趨忽視。于是他變的自閉、自棄起來。
在一個圣誕節晚上,所有學生都送給老師一份精美的禮物,只有他送給老師一個用破舊牛皮紙包裝的小包裹。所有人都對這個小包裹充滿了好奇,包括老師在內。在眾目睽睽之下,老師終于打開了小包裹——一個已經戴舊了的手鐲和半瓶子的香水。瞬間所有人哄堂大笑,教室氣氛異常尷尬。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老師打斷了學生們的嘲笑聲,優雅的戴上了這只破舊的手鐲,然后又輕輕地擦拭了一點香水……
就在那一天開始,授課老師不在為了生計而教書,而是為了育人而教書。小男孩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學習成績日漸好轉。在小學畢業后,他留給老師一張紙條,紙條上面寫道“您是我一生中遇到最好的老師”,后來他陸續在初中、高中、大學給老師寄來同樣的紙條和信件。
在故事的最后小男孩很自然的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并且在他結婚的時候,特邀老師坐在通常是父母坐的位置上,厚禮相待!
他對老師說:“是您讓我知道不論何時何境我是一個有用的人,而且讓我明白所有苦難都是可以改變的!”
老師搖搖頭,溫柔地說道:“孩子,是你讓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諦,讓我成為了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
聽罷,頗有感觸,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因為你的存在,世界才會變得與眾不同。有些人與你相識,仿佛是上帝特意的安排,他總會教會你些什么,又讓你明白些什么,在忽然而已的人世里,沒有讓你獨自白白的走一遭。在縱橫交錯的塵世上,你總算明白人生旅途冷暖自知,禍福相依。
記得剛畢業去上海工作時,繁重的工作任務常常令人身心疲憊,四面八方的壓力蜂擁而至。在繁華之都舉目無親,時常倍感孤獨。一日,在下班途中,用鄉音與朋友通話,卻意外結識在同一節車廂里的鄉友。
他聽了我一番吐槽,便對我說了好些言語。他把歷經半生的所見所聞,人生之經驗之所悟,皆向我赤誠吐露。聽罷良言暖語,自覺自己所經之事,所處之境,亦算不得是什么要緊的事兒。而今成為職場中人,雖已有了資歷,有了職稱,但每遇挫折困苦,必會想起他的良言警句來。
心有所念,必有所愛。我想著,像這樣的人心里必定是有所念的———對生命的一種體察覺悟,抑或是對美好事物的擁躉堅守。心里必有一種惻隱之心、悲憫之情。縱然經了傷痛,經了愛恨,經了生死,甚至經了辜負。但依然會如梅傲然,如蓮浩然,依然會張揚的絢爛,依然會囂張跋扈的正氣凜然。
經了世故,而不世故;經了薄情,而不寡義。這便是人性中最難能可愛之處罷。然而在當今之際,不知何時,人們日漸喪失了這種可愛之處。在涂滿高級的化妝品的面具之下,則是一副丑態百出,滿目猙獰的臉。近日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江歌案”;杭州“保姆縱火案”以及北京驅逐低端人士事件。皆令人心中憤懣不已,時代的快速發展,已經淪喪人性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在物欲橫流,車水馬龍的繁華之都,時而發生砍殺、投毒、碰瓷、敲詐的事件,使人瞠目結舌,寒毛卓豎。
前幾日在一個活動場所,聽得一位男士和周邊朋友說起幾年前他往緬甸一帶游玩的故事,晚間三五友人至一家飯店里用餐,聽說此店特制的穿山甲甚是有名,于是點了一份。店家隨手把其中一只穿山甲用燒紅的鐵鉗子將其去鱗剝皮。然而穿山甲緊緊地團著身體,一動不動,任憑幾番折磨,依然分毫不移。店家怒氣中燒,便胡亂地在穿山甲身上猛的敲打和燙燒,以發泄心中之怒。沒過多久,被折磨的穿山甲便已奄奄一息………
店家用工具將其去了鱗,開了膛,卻意外地發現,它的體內孕有一只小小的幼崽,全身晶瑩剔透地繾綣成團,依偎在母親的體內,羸弱地喘著氣息。事后眾人才知曉穿山甲用堅硬的尾巴覆蓋在肚子上,是盡可能的保護著它肚里的孩子。然而因為脫離母體的小小穿山甲,個體太小,無法存活,店家便把它狠勁一摔,隨母親一同死去。
心無所念,便無所愛。總覺得,這便是人性最殘忍的所在,活著,便為了一些利益,失去了更高級的趣味。對待寧死不屈的穿山甲,沒有被它的氣節所震撼,反而是惱羞成怒,變本加厲的殺之而后快,殺之之后,面對無辜的新生命,也不曾放下屠刀,為之懺悔。
這樣的人,竟連半點惻隱之心都無,又如何有念,如何有愛呢?
在忽然而已的人世里,我漸漸地開始去想,生而為人的我們,生命的本質到底是甚么?我們周而復始地活著,又是為了甚么?生命的最后又將向何處去?在有涯到無涯的間隙里,如何把一顆怦然跳動的心在人性趨利避害的惡里曲曲折折的開出一朵花來?
也許問題太過深奧,恐怕只得用一生的時間去思想探索,不過對于自己,總歸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那便是生而為人,希望自己是生命中的禮物,承生命之重,藐生命之輕。余生,盡量去做一個好人,不為別的,只為了剎那花開時,能嗅到生命最原始的芬芳,能激蕩起內心最純粹的情感。能為一切美好的事物駐足欣賞。在欣賞時又能會意地嫣然一笑。
佛法里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花花世界里,一花一木便是世界,一草一葉皆有如來。花開花落,都是為你凋零的慢鏡頭,一水,一砂,皆是為你封塵的長回憶。諸多萬象,歷經種種,都只為了修成一朵蓮花,在你凈心時一剎那最圓滿的綻放。
總覺得弘一法師便是最圓滿的人了。他經了國破,經了流離,經了富貴,經了落魄,經了繁華,經了空寂。還能慧心質地,心系蒼生。他必定有一顆始終如一、至死不渝的慈悲心。因此他對生命本真的求索,比我們看的更透徹深遠。比我們想的更玄秘深奧。想必在他“悲欣交集”的剎那,心底那朵蓮花盛放的極其悲壯肅穆,嫣然挺拔。
心有所向,必有所悟。母親說她費盡全力,經了十月懷胎,經了分娩之苦,生下我。不是為了養兒防老,只是為了她生命的延續。因為她始終相信,在她生命的延續里,必定有最美好的東西存在。
2015-11-14? 首稿于北京理工大學
2018-01-14? 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