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一段新思想,祝您一天好心情~”
這里是愚鴻早分享,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
怎樣用系統(tǒng)的方法解決日常問題。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問題。在面對問題時,很多人都希望立刻能找到解決方案,有文章認為,其實我們需要一個系統(tǒng)的方法來處理問題,而不是光靠感覺和直覺。
首先,不要立即尋找解決方案,要花一些時間去理解問題的嚴重性。不斷刷新自己對問題的認識,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源。“每次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遇到一個問題后就立即做出判斷,一定要訓練自己停下來,再重復一遍,告訴自己這種狀態(tài)是不可能的,我肯定是在某些方面判斷錯了。然后從頭再來,用一種和第一次不同的方式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大聲說出來,而不是默默在心中想。寫下來,而不是記在腦子里,這將使你避免許多感知上的錯誤。”
其次,想辦法把所有的點連起來,并要善于做類比。比如,藝術(shù)大師達?芬奇就很擅長類比,他研究了水是怎樣在河流中流動的,以此來更好地理解人體中血液的流動。這樣他才能畫出當時其他畫家考慮不到的細節(jié)。
第三,分解問題。把問題分解了之后,就已經(jīng)解決一半了。比如,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錢獲得抵押貸款,你可以將這個障礙分為“收入太少”“支出過高”和“對未來房子的期望”。然后你再單獨解決每個部分。這樣分解之后,更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
第四,以“可能”的心態(tài)處理問題。很多時候,當人們遇到問題時,他們都默認自己應該做什么,而不是想一想他們可能做什么。“默認自己應該做什么”會壓縮你的思考過程,讓你去找那個看起來最明顯的答案。但“思考自己可能做什么”會幫你跳出現(xiàn)有的問題去思考,從而產(chǎn)生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你可以重新想一下問題的邊界,像科學家那樣,不假定任何事情,也不停止質(zhì)疑。
希望以上方法對你日常解決問題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