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耗資1億元左右,拍攝完畢后,湖南臺以2億2千萬購買了5年全國獨家播放權。該劇播放到第18集時,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同時點贊發聲。在當下玄幻劇、偶像劇、神劇滿屏飛的電視劇市場里可謂是一股清流、煥然一新。吸引人的不止是硬件方面制作精良、劇情跌宕起伏,劇中老戲骨對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更是讓整部劇嚴絲合縫。
《人民的名義》劇中多個人物和事件的原型都來自于現實(2016年反腐“打虎”進入密集審理階段,主要體現在對落馬貪官的審理和宣判上)此劇恰恰呼應了全社會對反腐倡廉的呼吁。“重事實、貼民心、接地氣”在原著作者周梅森的筆下充分發揮了文學作品的價值堪稱“良心劇”,真實的聲音往往影響和引導世道人心。
當收視記錄不斷刷新,甚至年輕觀眾也大批地“追劇”,引發全年齡段討論熱潮,已然成為現象級。盡管劇中人物關系及身份特征已被各大公號、媒體翻來覆去炒得滾瓜爛熟,但是年輕人當中真正體會劇中錯綜復雜的人物心理或常用熱詞“政治生態”的有多少不可斷言。這也正是這部劇一鳴驚人之處:不論少不更事的年輕人還是歷經滄桑的成年人,作為人民都切膚疼痛“貪腐的可怕在于侵害了老百姓權益,激起人民公憤”!
該劇圍繞當今社會兩個主要的生態鏈:商、政。在兩會期間我們都知道國家領導人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隨之而來“互聯網+”。此時討論這樣的一個話題,新生一代也許侃侃而談,在商業趨勢下,思想進步的人都能清楚的看見商業模式下商業社會的千帆競發。但是,人民群眾如果不是從新聞媒體中學習或者從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當中過一把眼癮,有多少人能敏銳地說出自己的政治見解或看清政治局勢下的百舸爭流?人民都很關注,只是人民沒有機會深入了解!《人民的名義》正視現實生態,讓近年一度出現空白的反腐主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歸觀眾的視野,讓人聯想到朗朗乾坤、不諱之朝。該劇帶來的正面影響實為大快人心,值得點贊。
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說:“人生在世,不為利,就為名。做生意也是一樣,冒險值得不值得,就看你兩樣當中能不能占一樣”。但是這句話的背后其實還有一句“經商不從政,從政不經商”。如果你兩樣都想要,它一定是個定時炸彈。普通老百姓必然沒有這么“志存高遠”,欲壑難填在政客和商人身上尤為突出。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
山水集團高小琴一個別無長物的村姑,遇見趙瑞龍一心想著改變自己和孿生姐妹高小鳳的命運。趙是一個仗勢著他老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庸俗狂妄之徒,高氏姐妹一開始便淪為趙手中一顆棋子。靠幾分姿色,在趙的打造下成功套住省公安廳長祁同偉,同時她妹妹高小鳳經過短期培訓帶著偽才華的嘴臉勾引省委副書記高育良。高小琴和與她身世接近的祁同偉兩人懷揣著相同的野心步步為營、蠶食鯨吞大風集團,她以為憑借公安廳長和省委副書記這兩張王牌雙管齊下可以萬無一失。
祁同偉出生貧賤,不惜卑躬曲膝利用梁璐想走一條終南捷徑,事實上位高權重的省公安廳廳長的位置,就已經暗示著“少年大得志,容易栽跟頭”,可是他玩忽職守、剛愎自用,人前正人君子,人后假公濟私、蠅營狗茍。不論他得到再多,也擺脫不了原生家庭給他帶來的貧困、缺失、無安全感,他的臉上始終寫著四個字“色厲內荏”。
教政法出生的高育良書記剛出鏡時給人的印象虛懷若谷、從善如流。本身沾滿了文化底蘊的氣質總是讓他在有條不紊的口才中流露出一個男人的成熟縝密和政治情懷。他的敗筆始于“英雄難過美人關”和強大的政治野心,致使他圓滑世故、虛與委蛇。祁同偉和候亮平同是他的得意門生,在他發現了祁心術不正之后一直營私舞弊和祁保持表面琴瑟相合,實則各自為營。當他口口聲聲在吳老師面前“可惜候亮平不為我所用啊”,他內心何嘗不體會“五十步笑百步”?當站在正義一邊的學生侯亮平遭人陷害處在眾矢之的時,高育良假裝淡定的安慰自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劇中兩次念叨過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里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心酸,為一個只是反面人物卻有著才華和政治抱負的男人那顆膽怯、蒼老、世故的心而惋惜的心酸。當時的高育良已處在進退維谷、惶惶不可終日中。
可以用性格耿直、鐵面無私來形容李達康書記,他一直堅守“黨內監督、廉潔建設”。可是與老革命陳巖石同志相比,達康書記對家庭情感的麻木確實又有點不近人情、過猶不及。陳巖石一生愛民如子,所作所為人心所向。在大風廠最困難的時候,陳老始終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召集人民群眾集思廣益,用他的宅心仁厚維護著大風廠老老小小的利益。得知陳巖石死訊時,鄭西坡演技秒殺眾人,他撕心裂肺的捶胸痛哭,讓我瞬間潸然淚下。那種與親情、至交生離死別的錐心刺股讓人感同身受,我相信歸根結底還是陳巖石生前的正派正直深深扎根在觀眾心中。也是劇中最大的淚點。
說到這,不如思考一下。百舸爭流在政治和商業環境中是常態,但是個中患得患失是不是因為各自不懂得各就各位才造成無法遏制的欲壑難填。
回顧反貪局長候亮平,在他明知漢東省“諸侯分天下、十八口子亂當家”,硬是憑著一生正氣只身闖進漢東省的滄海橫流。一路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過五關斬六將。哪怕到了最后通緝追捕祁同偉的時候,明明我在明敵在暗,觸目驚心,候亮平淡定自若、安如磐石。他的從容在于他明確自己作為一個反貪局長的身份和位置,最終在世風日下的漢東省使得車魅魍魎無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
過去我們熟知的“黨風廉政建設”被新的表述“黨風廉潔建設”所替代,這意味著廉潔將不僅僅是‘黨’‘政’兩個系統的工作,更將拓展到所有公職范圍;甚至是與公權力、公職人員打交道的整個社會,未來也許都將納入這一范疇。
《人民的名義》將反腐倡廉熱詞‘黨內監督’‘廉潔建設’‘密集審理’‘百名紅通’‘終生監禁’一一還原到現實,最過癮的是‘巡視回頭看’,它不是“回眸一笑”,而是“回馬一槍”,這一槍定擊中要害、槍槍見血。不然祁同偉在滿目瘡痍的時候不至于連負荊請罪的勇氣都沒有。
這個世界有人憑著皮囊在寶塔頂尖,也有人捧著赤膽忠肝泰山不移。人民也好、大腕也好、官僚也好,看清自己的位置處好自己的本分,是否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情感也好,都會“以人民的名義”心安理得。有什么可算計的呢?就算這世界抽絲剝繭,你拿到了大頭還是會孤獨!
“塘中偏有自潔蓮,一塵不染;世上本無后悔藥,三思而行”。
?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