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是你在異鄉的第幾個春天呢?我們每天都面臨著新的選擇,新的變化,比如,工作or就業,繼續漂or回故鄉,在這些問句面前,給予答案并不算難,而讓這個答案真正做到于己不悔卻足夠難。
? ? ? ? 說這句話時朱正在眺望著籠罩在海面上的靜謐月光,愜意而滿足。
? ? ? ? 朱一直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從小到大她走得都是一條正確無比的道路,她聽話,她順從,她甚至是屈服于那些還有待考證的“經驗主義”,乖乖上被安排好的小學,被安排好的中學,連大學的志愿她也只有點個頭愿意的資格,還未看清楚專業的名稱,面孔就感受到了一紙飄過的涼風,這風刺得她揉揉眼睛,算了吧,大人們說的都是對的呢。
? ? ? ? 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她一周拿出兩天的時間在一家著名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實習。她一直是一個聽話到讓人放心的孩子,叛逆這種詞永遠都與她無緣。
? ? ? ? 順順利利,大四畢業,那家實習的公司向她發出了曾期待已久的offer,爸媽總算松了一口氣,甚至親朋好友都知道她即將步入白領甚至將來是金領的生活,欣慰而羨慕。
? ? ? ? 可是,那個作為主人公的朱,是真的快樂么?實習四年,她看盡了每一個職場人光鮮背后的心酸,沒有白天黑夜的忙碌,沒有假期周末的付出,當手捧著那一堆沉甸甸的鈔票時,沒有苦笑悲喜,因為已經累到麻木。
? ? ? ? 朱,心中無比清楚,這種生活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總有些人在適當的壓力下才能迸發出更大的潛力和熱情,但是,很遺憾,她不是這種人,這不是她想要走的路。
? ? ? ? 她永遠不會習慣那種下班時間來的一封郵件就可以淹沒又一個夜晚,她永遠不會喜歡沒有期限的為金錢而不知疲倦,這,不是 她心中所想,又何必牽強?
? ? ? ? 于是,聽話的朱終于“任性”了一把。即使背負著很多的責備甚至訓斥,痛苦和不被理解,她還是拒絕了那份令人艷羨的工作,一個人去了一個生活節奏較慢的海邊小城發展。投簡歷,面試,終于她擁有了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工資不多,卻讓自己心情快活。
? ? ? ? 朱曾這樣告訴我:“如果當時的我咬著牙繼續堅持留在那里,其實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我并不想讓自己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某個午夜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做的都是一些這么不喜歡的事?!?/p>
? ? ? ? 有合適的事去做,有合適的路去走,我有何必因為別人的眼光和指責而改變自己的方向?
? ? ? ? 記得多年前看《三傻大鬧寶萊塢》,里面的一個男孩不喜歡他的專業,偏愛攝影。他說:“我想成為一名攝影師,哪怕以后住的房子小一點,賺的錢少一點,但我在做的時候很開心。”
? ? ? ? 開心和滿足,是金錢和名譽取代不了的幸福。想來,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每條路都不應該被辜負,你又何必兀自吃苦,為了迎合,含淚屈服?
? ? ? ? 我的任性,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不后悔。可以有遺憾,遺憾那些沒有有過的路,卻不可以后悔,尤其是后悔自己做錯的事。
? ? ? ? 這讓我想起了《無聲告白》這本書的封面語: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 ? ? 一起努力,不負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