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修仙,胡亂吃藥,把自己給吃死了。這是一個突發事件,正值老太妃薨逝,“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兩府都缺人手,尤氏于是把后媽和兩個異父異母妹妹接來幫忙。
尤氏姐妹閃亮登場!
姐妹倆名聲在外,寧府本就是藏污納垢之地。于寧府來說,尤氏姐妹的到來,可謂是蓬蓽增輝;于尤氏姐妹而言,那就是如魚得水。
本來可以大家一起群嗨,暖男賈璉卻特立獨行,非要私聊,居然對尤二姐一見鐘情,不顧家有河東獅,竟要娶她!
1
對于尤二姐來說,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從來只是眾多男人的玩物,如今來了個高富帥,愿意給她名份,愿意和她以夫妻名義過日子。
此時,在所有人看來,尤二姐都是吉星高照,即將脫離苦海,像童話故事的結尾一樣,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沒有人告訴她,這一去,卻是踏上了死路!
這條人命,最后算在了王熙鳳的頭上,她巧施計謀,用一把溫柔的刀,把尤二姐逼上了絕路。
其實,如果要清算,這條人命應該算在賈璉頭上,因為,就是他在對待尤二的這件事上,犯了三宗罪,把尤二姐送進了鬼門關。
2
正是這三宗罪,給了王熙鳳把柄,于是她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演了一場姐妹情深的戲碼,不僅害死了情敵,還為自己贏得了賢惠的名聲。
賈璉到底犯了哪三宗罪?
王熙鳳唆使張華的狀子寫得明白:“國孝家孝之中,背旨瞞親;仗財依勢,強逼退親;停妻再娶。”
這三宗罪任意一條,都是犯了國法。
3
儒家社會,講求天地君親師,“孝”字為先。賈璉娶親之時,正當國孝——老太妃薨逝、家孝——賈敬仙逝。當此大孝之期,他竟然瞞著家人,干下這無視國法家法之事,其罪當誅。何況,他是官身,身上是有官職的,這就是知法犯法了。
這是他的第一宗罪:國孝家孝之中,背旨瞞親。
其罪之二:仗財依勢,強逼退親。
這條罪名加到賈璉頭上,他是不肯認的。他的性格,本就不是會仗勢的人,更不會有強逼的行為。
但事實不容他辯駁,尤二姐是有婚約的人,無論過程中是否有“強逼”,只要事主一口咬定,那就是百口莫辯了。
其罪之三:停妻再娶。
出于對尤二的喜愛和尊重,賈璉愿以妻禮待之,雖說是偷娶,禮數卻是周到的。
可是,他卻忘了,他是有妻室之人,在休妻之前,只能納妾,不能再娶,否則就是重婚了。
4
賈璉也不是白癡,讀過幾年書,當過幾年家,是非黑白也是分得清的,怎么會突然昏了頭,犯下這三宗罪?
原因很簡單:美色當前,智商欠費,而且他是一個毫無防范之心的人,無論對誰,都抱著絕對的信任。于是,他被賈蓉給忽悠了。
“自古道欲令智昏,賈璉只顧貪圖二姐美色,聽了賈蓉一篇話,遂為計出萬全,將現身上有服,并停妻再娶,嚴父妒妻,種種不妥之處,皆置之度外了。”身為侄子的賈蓉,年齡雖小,但在父親賈珍的熏陶下,社會經驗相當豐富,尤其是坑人有一套,賈瑞之死就有他的功勞。
打著自己小算盤的賈蓉就這樣給叔叔賈璉挖了個坑,賈璉感激涕零地跳了進去。
然后,賈蓉再聯合王熙鳳把賈璉給埋了——要在懦弱叔叔和跋扈嬸子間做選擇,那當然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腦子是個好東西,但得有才行。尤二姐從來就沒腦子,賈璉總是在關鍵時刻腦子里裝滿漿糊。這樣的人,極容易遇到特別有腦子的人,比如王熙鳳。
5
于是,王熙鳳打了一場漂亮的仗:害死了尤二姐,贏得了賢良的名聲,賺了一筆銀子,從此更多了挾制賈璉的理由。
于是,賈璉就用他的暖,溫柔地殺死了尤二。
整個事件中,大家都是糊涂蟲,尤氏母女是法盲,賈璉是欲令智昏,賈珍父子卻是裝糊涂。一條鮮活的生命,就在一群糊涂蛋的攪和下,赴了黃泉。
我總以為,在這些糊涂中之外,有一個明白人,心知肚明但一言不發。她就是寧國府的當家夫人尤氏。
這個任由老公兒子胡鬧的女人,看似懦弱,其實有獨到之處。
那么問題來了,明知賈璉偷娶自己的妹妹有諸多不妥,她為什么選擇沉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