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山Cradle Mountain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從我抵達塔斯馬尼亞沒多久后,就不停聽到有人說搖籃山有多美,有多特別,搖籃山“是澳洲一條最迷人的徒步路線,是徒步者眼中的天堂......”等等這些溢美之詞不斷涌現。
起初是我親愛的房東太太Georgia說,在我離塔前一定要和她去一次。后來不停看到朋友圈有人在發去往搖籃山的照片,當時倒是對我的吸引力沒有很大。在國內也算是爬了一些山,總覺得風景都大致相同的樣子。
而此次搖籃山之旅,我們選擇了非常經典的一天來回登頂線路,令我驚喜又慶幸沒有錯過,還生出了多去幾次的打算。完整的國家步道,風景如詩如畫開闊壯麗,當天天氣也是極佳。登山途中,我腦海里一直有一句詩在徘徊: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徒步天堂搖籃山
搖籃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是塔州最著名的國家公園,占地面積16800公頃,被列為世界遺產。從遠處望過去,一個平靜的湖泊躺在群山中間,就像睡在搖籃里似的,搖籃山因此而得名。
公園的地貌是冰河時期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冰冷的溪流穿過雨林和高山樹叢,層層瀉入冰川湖泊。崎嶇俊俏的險峰與高山沼澤,構成了這里最典型的地貌。早在三萬五千年前,塔斯馬尼亞原住民就探索至這里。冬季有粉琢玉砌的雪山,夏天有翻騰浪花的溪流。森林公園中多種多樣的野生動植物遍布原始森林中。
搖籃山更是旅行者心中的徒步圣地。這里被稱為徒步者的天堂,有著超過60條短程徒步路線。最著名的徒步線路就是搖圣徒步道(Overland Track),以搖籃山為起點,澳大利亞最深的湖圣佳爾湖為終點,根據個人不同體力,全程需要6~7天。短程可選擇以鴿子湖為中心繞湖一周的2到3小時休閑游路線。而行程時間有限,我們選擇的是:從鴿子湖步道起點到搖籃山登頂路線,也是搖籃山徒步一日游的經典,歷時8小時。
從德文港出發去往搖籃山,并不算遠,大概一個半小時車程。旅伴是我在塔斯馬尼亞的群里約到的,當時僅是約出來玩,都沒有特定目的地。不過因我只有一天休息時間,太遠地方一天時間來不及,太近地方又感覺浪費時間。
在谷歌地圖上展開隨機搜索,最后發現搖籃山是最適合的不遠不近的游玩之地,于是當即決定去搖籃山。旅伴先前去過一次,但他說沒關系,再去一次也無妨,搖籃山值得一去再去。
在去往搖籃山的前夜,我們簡單商量了一下,便決定先去距離搖籃山不遠的一個露營地camping一下,以便第二日可以早早去往搖籃山腳下。
深夜前往露營地,旅伴問我,“你的膽子怎么樣?”我疑惑,“還可以啊!”他道:“路上我們有可能會撞到袋鼠,不要害怕啊!”這時我忽然想到,深夜開車路上會有很多動物出沒,尤其袋鼠,傻乎乎就往路上一站,有車駛來也不躲避,在澳洲,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只袋鼠被撞死。可澳洲又規定,看到動物要直接撞上去,因為每個人開車都很快,如果稍微一停,有可能會發生車禍。
我說我膽子不算小,只是心疼這些袋鼠。旅伴點頭表示和我一樣想法,說他會努力小心點,盡量減少這類事情發生。
所幸還好,路上袋鼠出沒不多,我的心稍稍放松。將近凌晨十二點抵達露營地,盛夏將要過去的塔斯馬尼亞,山里溫差很大,露營地晚上溫度低至5度。
一日為客,遇見搖籃山
出發在鳥鳴水咚的清晨。一出露營地,山里陣陣涼意消退大半,陽光一下照進車里,天氣大好,晴朗藍天無一絲雜質。似乎是習慣了澳洲如此藍天,我并未太多訝然,只是對這里的樹異常喜歡。
尤其剛到塔州不久時,我就一遍遍和朋友講起,我真是極愛塔斯馬尼亞的樹,仿若前生相會過一樣,極為熟悉親切。各種造型奇特美麗卻又各不相同的樹,靜靜矗立,恣意生長直長到天涯盡頭。
而更令我驚訝欣喜的是,塔斯馬尼亞有很多開花的樹,不知為何,這些樹于我總有穿越時空的熟悉記憶,不由想起十年前曾迷戀的詩人席慕蓉的詩句:“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生的盼望......”
我們的車子,沿著黑魆魆時而筆直時而蜿蜒公路飛速前進。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樹快速后退,有的挺拔如風昂然站立天地間,仿佛莊嚴戰士并排注視著每一個經過它們身邊的天涯旅人。有的枝葉纏繞幻化繞骨柔情女人,默默望向不看它們一眼的匆匆過客。
而我,不發一言默默注視窗外。掠過廣闊土地,掠過燦爛朝陽,掠過千里之路,如同終于脫韁自由的野馬,盡情沉浸在無盡思緒云騫里。
很快地,我們便到了搖籃山腳下。買過門票后,乘坐專門觀光巴士到了徒步初始地。搖籃山徒步不只一個入口,我不太熟悉。而同伴大哥來過一次,我就放心地跟著輕車熟路的他,開始了一天的徒步之旅。
幾許清冷的山間,讓我誤會了當天天氣,以為會很冷,傻乎乎穿了一件毛衣,結果白天瞬間轉熱。整身造型簡直像是去郊游,而不是長距離徒步似的,這身造型被同伴拿來調侃了一天
在旅伴大哥在徒步起始處登記時,我和一個來自歐洲專門過來搖籃山徒步的小姐姐攀談了一會兒,談起今天天氣,她笑著說,今天陽光太充足,怕是要曬傷,說著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背心和短褲。我也不由自主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毛衣,穿這么厚,怕是要熱死......之后倆人相視一笑。
真正開始了徒步之旅。一走進搖籃山,視野開始無限開闊。山腳下漸漸泛黃的綠色植被層層鋪滿,一直延展到路的盡頭。不時遇見各國徒步者,霎時間,安靜天地被煮沸的熱鬧包裹。
腳步輕快走在平整步道上,這純凈一如被洗過的藍天,沒有一縷白云,伴著自由舒服的空氣,真是叫人忍不住想歡快地大聲呼喊起來。
幸運遇見小袋熊,小小可愛的它警惕看著我。仿佛這是它的地盤受到了侵犯,在向我示威。
繼續往前走,植被長勢漸漸豐茂起來。清晨幽靜,搖籃山長林風草,極目處是不見盡頭的一片蔥綠。天地空靜深遠,山野的誘人乍現于眼前的天藍草盛。就這樣,我們慢慢走向搖籃山深處。
天藍,樹茂,豐草,旅人......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畫面,我趁機拍下了這張很喜愛的照片。
大概是許久沒有長距離徒步了吧,我漸漸體力不支,同伴大哥讓我把唯一帶的一個小包放在他那里,隨后步伐便輕盈了很多。
走在木頭鋪設的徒步棧道上,時而穿過濃密樹林,時而經過靜謐湖水,時而鳥鳴水咚,時而流水潺潺......安靜路上,你能敏銳聽到大自然的一切聲音。這聲音里,有花鳥蟲魚,有自由吶喊,更有來自內心的純粹思考。這思考里,有來路,有以后,有最重要的:你想要什么?
慢慢攀至高處,從山上俯瞰,一抹綢緞般的藍藍湖泊攝入眼簾,一如一瓶深藍墨水被傾注到了湖中,顯得格外幽靜。又像一個睡著了的迷人女郎,正悄悄深睡沉入美麗夢境。青山環抱,不語一眼,仿佛不愿打擾正熟睡中的美麗女郎。
從我的小包被放在同伴那里后,徒步路上很多美景我都沒有拍到,只把他們悄悄放在了心里。
不知為何,一路上我總是莫名其妙擔心喝水的問題,一天八小時的徒步加登頂石頭山行程,我一直念叨著水帶少了。大哥說你就只管喝吧,水的問題不要擔心。后來說多了我自己都覺得煩了,索性不再提,渴的不行了,直接把水一下子喝完了。
直到開始轉入平路,眼前出現一條小溪,干凈清冽的水一下子讓我開心了起來。跑過去用礦泉水瓶灌了一瓶,咚咚喝起來,真的像是山泉水一樣,基本沒有雜質。剛到塔州時房東就跟我說,塔州景區很多地方的水都可以接來直接喝,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所以我沒有任何猶疑擔憂。
在小溪旁停留了一會兒,繼續前行,來到了攀爬石頭山之前最后一個歇腳處,是一個小木屋,不少人在此處歇腳,大家精神抖擻聊著天。仿佛看見這個小木屋,就知道距離真正的搖籃山不遠了。
而這個小木屋,也更像是一個中轉站,我們在這兒停留了很久,大哥簡單吃了點兒東西,可我卻吃不下,只靜靜喝水,看著來來往往人。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接下來也是最難的旅程。在中轉站歇了好大一會兒后,接下來真正開始登頂石頭山。
在國內時,跟隨戶外領隊爬過他們自己探路的野山,也爬過黃山那種基本全是臺階被開發完善的國內大山,我對山并不怵。可搖籃山卻是相當特別,危險程度不及我以前爬過的任何一座山,卻是最難攀爬的一個。
全是石頭,各種大小不一的石頭。我腿短,從一塊大石到另一塊大石總是夠不著。起初還好,都是小石,越到后面越夸張,中途被大哥問過好幾次是不是要放棄。因此前遇到過一波從國內過來的廣東游客,他們沒有要登頂的打算,大哥開玩笑的說,你真可以和他們一起下去,在山腳下等我。
可我執意要登頂,這個執念已經深入骨髓,如果不登頂,此生將遺憾死。不同于在國內的山,錯過一次登頂,或許下次還可以再去。可搖籃山不同,這次錯過,我不知這一生,會否還能再來一次塔斯馬尼亞,再來一次搖籃山。
人生中的很多人,很多事,很多風景都是一期一會的。錯過了,便是一生。了然這個深悟,我更加堅定了登頂決心,遇見每一次風景,我都不想留有遺憾。
這個執念倒也拖累了大哥,被他一路連拖帶拽加鼓勵一點點登上去了。中間真有過一次想要放棄,那時距離登頂大概只有十五分鐘腳程,我是真的撐不下去了,已經和大哥說好要放棄,在原地等他登頂后再回來。可幾分鐘后又放棄這個想法,“不想留有遺憾”幾個字一直在腦海徘徊。最后決定,登頂!
最后時刻,太陽熱烈高照。臉上涂抹的防曬霜已經和汗水混在了一起,開始向下流,加上我沒有綁頭發,披頭散發,汗水橫流,毛衣貼身......按照大哥的說法是,真跟女鬼差不多了
總算實現了愿望,成功登頂!絕美風光就在眼前,不由想起詩人徐志摩的話語,“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那邊的風光。”誠不欺我。
藍天觸手可及,大美天地就在腳下。內心沒有登頂后的豪情激蕩,也沒有歡呼雀躍,思緒無比的寧靜,仿佛自己本就應該在這一天遇見它。
靜靜坐在山頂,望著腳下,望向遠方山道蜿蜒,望著自己走過的來路。任陽光熾烈照耀,任山風吹拂長發,腦海里只有一句詩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告別,與山對話
下山路上,回頭望向遠去的搖籃山,藍的沒有雜質的天空,搖籃山孤山傲立,如盔甲在身的騎士,正威嚴聳峙。這一刻,眼前展開的該是如何壯美的天地。這一刻,我忘記了拂過臉頰的熾熱陽光,忘記了周遭一切聲響,深深沉醉于頭頂這前所未有的碧空如洗,被搖籃山的磅礴肅穆所攝服。
這灰白高聳的石頭山,這讓人平靜下來的藍色天空,美麗的像一幅畫一樣不真實。不由想起阿根廷女詩人皮扎尼克的詩句:怎么稱呼你才好呢 / 有一種色彩像一具靈柩 / 有一種透明無法穿過 / 怎樣才能視若無睹呢
是呵。怎樣才會視若無睹呢?且深深留在心里吧。
我深深沉醉于眼前美景,甚至和大哥逗趣說,不要總是著急趕路,也不要講話,你要和大自然,和身邊花草樹木,和大山對話,才不枉來此遇見它們。同時我也被大哥一路調侃,你跟他們對一會兒話,我先走著。
從山上下來,再次經過一面澄藍湖泊。大地之巔,獨我一人,安靜的可以敏銳聽到一切細微聲音。絲綢般藍色湖水,靜靜躺臥在搖籃山腳下,在深不見底的清冽湖水里冰涼,而夏日陽光正烈。在這樣的荒野,在這一方美麗天地,所有的感官全部打開。只聽得風聲,水聲,鳥鳴,及自己與眼前大自然對話的呢喃聲。
是因這幽隱湖泊靜臥,寧靜的冰冷石頭山才充滿鮮活靈性?還是因為純凈搖籃山的庇佑,脆弱的湖泊才得以尋回純粹安寧?我忽然感慨,許是這天地間,萬物相輔相成,彼此護佑成全,才更顯靈動珍貴吧。
悄悄經過這汪安眠靜臥的藍藍湖泊,感受著一種遺落許久的安寧與恬靜,只仿佛自己前生也是這天地間的某一棵樹,終于找回自己母親。
枯死的樹枝在湖中顯得更為原始和自然,樹丫直指蒼穹,彷佛是遠古的呼喚,訴說著千萬年來,搖籃山古老記憶。
快到搖籃山腳下時,由于考慮時間問題,擔心趕不上山腳下的大巴車(山腳大巴最后時間:下午六點半)我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終于在快速趕路中抵達了搖籃山標志性小木屋。而這個小木屋,有別于第一次遇見那個,據傳發現搖籃山的人就曾居住此木屋,經不懈努力終于使搖籃山為世人所知。時間原因,我只經過它身邊,匆匆看了一眼,并未做停留。
離開小木屋不久,速度加快了很多,終于順利趕上山腳大巴。自此,一日搖籃山之旅圓滿結束,又一段美麗的徒步旅程,好山好水好藍天,更有好隊友。
而寫此文時,距離徒步搖籃山,業已過去兩個月。時間悠遠,回憶甚濃。一日為客,感謝遇見搖籃山。
無論爬山,徒步,旅行,甚或只是靜靜思考......都是探索自我探索內心的一段段旅程。一段段的發現,一次次的尋找,讓我更加堅強,更加堅定內心向往。盡管尋找的過程中,孤獨,是難免的。
漂泊異鄉為異客。在野外,大自然才是真正主人,你我皆為過客。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還的路,我們都只是匆匆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