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說起“恐懼”一詞,總有些恐懼,也不知道為什么,我非要寫一些關于恐懼的文字,也許是自己有些什么恐懼而升起恐懼的念頭而有恐懼的表達之意吧。
? ? ? ? 恐懼源于愛,愛深切而不知所措,升起恐懼而轉恨,愛恨交加便恐懼,恐懼是愛的另一種表達,也是恨的另一種模樣。有了恐懼,也許愛不達而不至于恨,恨至深又不至于愛不回頭。有了恐懼,愛的希望總是存在,恨也不徹底,生命就這樣在無限的恐懼中輪回愛恨,恐懼成了生命的一種負重。
? ? ? ? 人在思維和存在中糾結,于是有了無限的哲學理論來支持人的存在,人總是不斷地用自己的邏輯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義。為了存在舉證無限的思維例證,期間產(chǎn)生許多恐懼而逃離存在,又產(chǎn)生許多恐懼而找到存在的邏輯,這樣螺旋式反復,思維與存在糾葛,恐懼扮演了生存緩沖地帶,唯有恐懼存在證明人的存在價值。
? ? ? ? 思維在探索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可能,也在不斷探索中恐懼如影相隨,因為需要而探索,因為恐懼而反復,進兩步退一步就有了些許進步,長年累月進步就顯而易見。恐懼是思維探索路上最安全的松緊帶,因為不安全而探索,因為不安全而恐懼,也因為不安全而安全,恐懼是安全的又一種形態(tài),在探索的思維路上,恐懼以一種安全的姿態(tài)存在,給探索綁上了一副安全帶。
? ? ? ? 人很寶貝自己身體,又不斷作踐自己身體。人在享受物質豐富的同時,忘卻恐懼存在,只有在身體出現(xiàn)不適時候,又對物質產(chǎn)生莫名的恐懼,這種矛盾心理在歲月流淌中,刻就了恐懼的印跡。人在不知道領域是非常恐懼,可在嘗試時候又忘了恐懼是什么,也就是人這種精神才讓人與自然界所有其他生物與眾不同。身體是生命的承載,為了證明自己獨一無二,人是可以做出異想天開的行為,也因為恐懼存在,才不至于人自取滅亡。
? ? ? ? 人世界,行為表達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社群關系的潤滑劑,與誰投緣,又與誰不舒服,都是行為出賣了自己。因為恐懼而孤獨,又因為恐懼而熱鬧,也因為恐懼而若隱若離,人的行為就是這樣使人捉摸不透。人與人交往中,恐懼是人的保護傘,沒有了恐懼這頂保護傘,人總將恐懼至極,而有了恐懼也使人總歸與他人有那么一些不通透,如同蒼蠅撞玻璃,明明看見就是出不來,好微妙,好恐懼。
? ? ? ? ? 因為恐懼而有無限情緒,因為情緒而又有了無限恐懼,恐懼通過情緒表達。無論身體,無論行為,無論思維,最后歸結于情緒這個揮發(fā)器散發(fā)出去,開心/快樂/苦難/悲傷,無限情緒無限恐懼,情緒是恐懼的再一次代言,多么神奇,多么不可思議,就是這樣交叉反復,透出生命行進路上一路幸福與悲哀,滋潤與干涸,透徹與阻滯,帶著恐懼情緒,走在恐懼世界。
? ? ? ? 年少溺水而恐懼水,其實不是對水的恐懼,而是拍溺水而反射到心里對水的熱愛,因為熱愛水又無法征服水,水就是恐懼的受害者,一旦不愛水,哪來對水的恐懼。于是征服就成了生命對恐懼的熱愛,突破愛的臨界點,恐懼就成了歡喜,與其放棄而留存恐懼,還不如放下而突破恐懼。恐懼就是一種感覺,身體傳感器適應發(fā)射和接收的平衡,恐懼就煙消云散,無影無蹤。
? ? ? ? 恐懼總有對象,那對象就是人自身投射的另一個自己,與其說恐懼對象是物,還不如說恐懼對象是自己另一面。人很難明白自己另一面是什么,抑或是魂魄,抑或是精神,抑或是貪念,抑或是喜悅,無論是什么,不求萬物為己有,何來自己另一面。歸根到底,在于人之心歸宿,恐懼就是一個心念。恐懼為何物?誰知道!
? ? ? ? 恐懼是人本能反應,是存在的一種形態(tài),是思維伴侶,是行為標簽,是身體熱量,是情緒反應,愛恨間,恐懼在。恐懼不是什么鬼,也不是什么物,更不是揮不去的噩夢,恐懼就是恐懼,一種生命形態(tài),一種生命存在。沒有恐懼,人不知道如何生存,一刻也無法存在;如果在意恐懼,人也不知道如何生存,無法想象恐懼人生有多么的恐懼。
? ? ? ? 存在就有恐懼,知道了,還有什么恐懼,真的又恐懼了,很恐懼,扯淡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