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學習沒能全力以赴的時候,會安慰自己,也會向朋友同事解釋,我要帶孩子啊……
孩子作業(yè)學習跟不上,孩子壞習慣多的時候,會安慰自己,也會向親友朋友解釋,我要工作啊,我要學習啊……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家的孩子不愿意寫日記,不愿意看書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他找到了看書玩游戲之外的樂趣,到樓下找小朋友玩。他不在家里500米左右的小學上學,和在這學校上學的周邊的小朋友不熟悉。他的同班同學,以及幼兒園的幾個哥們住得距離遠,因此他是極少到樓下玩。
最近他幾乎每天晚上好幾次把頭探出窗外,看看有沒有認識的小朋友在樓下玩,有的話,就飛速把作業(yè)完成,飛奔樓下。有時候小朋友不在樓下,他也會一個人帶著足球或者滑板車都樓下去玩,以此吸引其他小朋友下來一起玩。
分走他精力和注意力的還有是他的小伙伴們在玩的第五人格紙牌,以及手機的小游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動去交朋友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有自己的喜歡的娛樂也是極好的。我很長一段時間讓他放飛自我。最近我決定要干涉,不僅僅是開完家長會的動力。因為我看到了自己的最近沒有堅持運動,放松身體帶來的腰部贅肉蠻長的后果。
一個人一旦放松自我,不自律,是飄飄然的,靈魂和身體都不在路上。
我和他商量了每天玩卡片、玩小游戲的時間,也確定了寫作業(yè)和看書(默讀)的時間,也表明了晚睡前和媽媽朗讀歷史,他朗讀詩歌/成語故事是每天必須保留的節(jié)目。這些確定的事項有的是我強制的、有的是我們達到共識的,結果是我們都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喜出望外的是,他越來越喜歡早上在上學路上和我PK成語接龍,每次開始前他的神情是雀躍的。
我們兩個每天依然少不了博弈和爭執(zhí),但因為有了互相PK和互相監(jiān)督的機制,大吼大叫之類的暴力沖突明顯下降許多。
之前總是認為自己工作忙碌,工作帶來的情緒會影響家庭,難以把注意力放在輔導作業(yè)上;工作上的難以突破的原因歸結到要分精力給孩子;但是這三個月以來我和孩子的各種PK,各種磨合,最后收獲最大,改變最多的是反而是自己。
能堅持早上更新公眾號了,因為每天要告訴孩子我有沒有寫作文;
能安靜下來讀歷史和詩詞了,因為這是每天晚上和孩子睡前閱讀的內(nèi)容;
能開始記憶成語和使用成語了,因為每天早上要和孩子PK成語接龍;
晚上能做到不刷手機了,可以看十幾頁的書了,因為孩子要求我坐在他旁邊輔導做作業(yè),不能看手機;
白天工作的能量越來越正了,因為和孩子互動順暢了自己的微習慣建立起來了,內(nèi)心平靜了。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