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只是在電視或者圖片上看到過松鼠。它們胖乎乎的,拖著個大尾巴,手里捧著個堅果,一副萌萌的樣子。
來到杜塞,我才真正親眼見到過松鼠。我忘了我第一次見到它是什么時候,可能是它迅疾在馬路上一閃而過,可能是它在樹枝間輕靈地跳動,也可能是它在矮小的墻頭上警惕地停住了腳步。我大喊“松鼠”,孩子們迅速靠攏過來,一起看它急速逃走的嬌小背影,而很多時候甚至連個尾巴尖都來不及看到。
我說:“松鼠竟然這么小一只?”在我的想象中,松鼠差不多就和兔子一樣大小。但松鼠它不是,它也就是一只大號的老鼠。哪怕是拿一只兔子寶寶來和成年松鼠比,你也會覺得松鼠的體型更小。其實不是體型的問題,而是體態(tài)的不同。兔子是在地上打洞的動物,松鼠則是在樹枝上跳動的動物。兔子給人的感覺是敦厚瓷實的,而松鼠給人的感覺則是輕靈敏捷的。
每個松鼠都有一只毛絨絨的大尾巴,這大尾巴甚至大過它自己的身體,然而這尾巴卻一點兒都不厚重,也是輕靈的。如果一陣風(fēng)吹來,這大尾巴似乎都能夠帶著松鼠御風(fēng)飛翔了。
每每在路上偶遇松鼠,或者在窗邊遠眺時看到松鼠,自己的心情就會像松鼠一樣,輕靈跳動起來。
松鼠,你真可愛。
我一直很好奇松鼠的家到底是怎樣的。
據(jù)說它是住在樹洞里,可是哪有那么多現(xiàn)成的樹洞給它們住呢?難道它們要自己挖一個樹洞來住嗎?可是這些樹也沒有那么粗,就算樹足夠粗,樹干上挖了那么大一樹洞,這樹也無法堅固茂盛一如從前了。
我打算把這個事情弄清楚,于是,我開始想我怎么才能把這個事情弄清楚,是弄個望遠鏡呢,還是放一個微型攝像頭在一個松鼠身上呢?
打住,想多了。
我舒舒服服地坐在窗前的書桌旁,打開電腦,搜索squirrel home,一堆關(guān)于松鼠的視頻就跳了出來。
原來,松鼠是用小樹枝、干草和樹葉等在樹的枝椏上搭建一個窩。窩必須得防風(fēng)防雨防雪,甚至防老鷹,它們要靠這個過冬呢。它們知道,要把進出的小門開在側(cè)邊,簡直就像我們上次野外露營用樹枝和樹葉搭建的純天然帳篷一樣,不,它們搭建的更好、更暖和。這是一個真正的家,松鼠媽媽們還要在這個窩里誕下它們的松鼠寶寶呢。
住的問題解決了,剩下就是吃的問題了。我想,這栗子、松果等堅果,都是秋天才成熟,在其他季節(jié),松鼠該吃什么呢?我這絕對是杞人憂天了,這松鼠能這么活蹦亂跳地跑來跑去,已經(jīng)證明了它有東西吃,沒餓死。
其實,松鼠可以吃的東西很多,除了堅果類,還有蘑菇、昆蟲、水果等等。它們特別擅長的一項活動就是藏食物和找食物。它們會把找到的堅果,藏在樹上或者土里,然后憑借它們的地圖記憶和靈敏的嗅覺再找到以前藏好的食物。
其中有一個視頻特別有意思,當(dāng)然松鼠肯定不會同意這個觀點。那是在歐洲的大森林里,勤快的小松鼠嘴里銜著一顆大橡果,兩只爪子扒拉出一個坑,然后把橡果放進去,再把坑平上。它這是為過冬做準(zhǔn)備呢,足夠的糧食儲備可以讓它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天。可是,頭上盤旋的那只鳥,等松鼠一離開就開始翻找那顆橡果。松鼠聽到動靜立刻返身,一爪子橫掃,嚇走鳥兒。它只好挖出那顆橡果,重新找個好地點再埋起來。
這不就是hide and seek躲迷藏嗎?孩子們非常愛玩這個游戲,甚至現(xiàn)在8、9歲了還要玩呢。當(dāng)然,孩子們玩,只是圖一樂,動物們玩,很可能就是生死交關(guān)了。
據(jù)說,松鼠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都要用來尋找食物,這工作量不遜于人類,也不小嘛。同樣的,它們不僅要付出勞力,還要斗智斗勇拼氣勢。松鼠會像狗一樣,用尿液來標(biāo)識自己的地界,拒絕其它松鼠的入侵。
粗粗見識了松鼠的世界,我不禁感嘆,做個自力更生的動物,從來都不是那么容易,而這,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