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存在有什么意義?”現在的人們普遍接受存在主義的觀點,認為存在先于本質,生命本無意義,不存在任何先決的意義,我們活著就是要去創造出這個意義。從這個角度說,意義是主觀的,人自己定義的。這樣一來,生命的意義就變成了每個人自己的觀點。
生命是否有意義?這個意義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先看看動物。
幾千萬年前,當一只恐龍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它可能看到活著就是獵食、爭奪配偶、曬太陽、享受,有什么意義?生活本身就是意義。它也會看到所有的爭斗也好、配偶也好、美味佳肴也好不過如此,幾千年后不過一堆糞土。存在只是存在而已,沒有意義。
它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好好地存在,而不是空費腦筋地想什么存在的意義。除了發瘋,它不可能想出什么結果。于是,這只恐龍同我們現在的許多人一樣,看看眼前、看看周圍、看看歷史、看看未來,得出結論:生命不存在什么永恒的意義。
幾千萬年過去了。當年的恐龍打破腦袋也想不到,自然界一種神秘的力量使地球上出現了智慧生命——人類,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種生物的物種。只有人類才有可能真正思考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
恐龍看不到它存在的意義??墒?,假如沒有恐龍的存在、沒有地球上數億年數以億計的其它生命的存在,人類是不可能出現的。過去存在過的生命,無論恐龍也好、三葉蟲也好、劍齒象也好,它們的存在看起來好像除了生命本身以外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它們決不是存在就存在了、死去就死去了、毫無意義,它們的后代不斷地進化才有了后來更高級的物種,直到產生人類。
無機世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熵增的過程,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無機世界將趨向更加的無序和混亂,最終達到熱寂的平衡。而有機界生命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熵減的過程,是一個趨向更加有序的過程。生物進化是熵減過程的具體體現。熵減的力量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生命存在的意義就在于實現這個熵減的過程、向更有序更高級更復雜的方向發展。沒有生命的存在,熵減過程不可能發生,熵減過程只有通過生命才能實現。同時由于熵減力量的作用,生命的進化和有序發展也是必然的。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生物從低級向高級進化并最終產生了人,也就是什么力量促成了熵減過程,目前仍不清楚。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兩個要點:
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進化是一個事實。二、進化的機制是自然選擇——生存競爭,適者生存。關于第一點,科學界沒有什么異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同源性,即所有的物種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目前利用生物DNA和蛋白質分子的序列可以分析物種間的親緣關系?;芯勘砻?,生物是從低級向高級進化的,越古老的生命越簡單。然而,對于第二點,自然選擇雖然可以解釋生物的適應現象和變異現象,卻無法解釋生物是怎么從低級向高級進化的。
自然選擇可以解釋為什么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卻活了下來,卻不能解釋為什么活下來的哺乳動物一定比恐龍更高級。按照自然選擇理論,假如地球的環境非常穩定、永不變化,生物就會完全適應地球上的所有環境而不必發生進化。這是不可能的。一定存在著另外的進化機制,這個機制使得生物必然地從低級向高級進化,而不是單單適應環境。沒有生命的存在,就沒有生物的進化和人類的產生。這個生命的意義超越生物的個體和一生,超越生物個體之外而存在。不論生物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不能阻止進化的進程。所有的生命不過是整個生命進化歷史長河中的一環。
第二節? 人生命的意義
動物生命的意義是進化——實現熵減過程,人類生命的意義也是如此,只不過對人類來說,實現熵減過程的方式有所不同。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智慧,這個不同根本地改變了人類和整個世界。雖然我就像幾千萬年前的恐龍一樣,打破腦袋也想不出幾千萬年后發生的事,但我可以根據現有的發展趨勢作一些預測。
動物實現熵減過程的方式是進化,這靠進化機制起作用。進化的機制深藏動物體內,無論動物愿意與否,都要朝著進化的方向發展。
對人來說,實現熵減過程的方式不是自然進化,而是靠人類自身改造世界的能力。動物只有適應環境的能力,人卻有改造環境的能力,自然進化在人這里到達終點。雖然進化機制仍發生作用,但人的進化將主要靠科技進化,而不再是緩慢的自然進化。
對人類來說,熵減過程是通過社會發展來實現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相當于生物的進化過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社會一直在朝著更有序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從兩千多年前人類有文字記載開始,人類的歷史記載了人怎樣從物質匱乏走向物質豐富、怎樣從人口稀少走向人口眾多、怎樣從疾病走向健康、從愚昧走向文明、從專制走向民主、從無知走向科學、從算盤走向電腦、從步行走向飛機、從戰爭走向和平,其中絕大多數是最近才發生的。這說明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是一個加速的過程。社會發展的過程也是使世界更完美的過程。
人類幸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人類幸福就談不上社會發展。社會發展首先是為了人類幸福,但社會發展不僅包括人類幸福。人類幸??梢允庆o態的,而社會發展則是動態的過程,靜止就意味著死亡。社會發展的含義是:探索和改造宇宙自然環境使之更適合人類生存;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以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改進社會制度和結構使之更有利于生活在其中的每個人的幸福;增強人自身的能力,產生超人;使整個世界更符合理性、更理想,朝著完美的極限前進。
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正如動物不能扭轉進化的方向,人也同樣不能扭轉社會發展的方向。進化不依賴個別的動物,社會發展也不依賴單個的人。盡管社會發展的過程是復雜的、不平衡的,個人、民族、國家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沖突,發生戰爭、流血和破壞,但人類從錯誤中學習,總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這就象河流千回百轉最終還是要流向大海。
社會發展時快時慢,有時甚至可能停止和倒退。人類仍然面臨著核戰爭、環境污染和破壞、氣候變暖、森林消失、沙漠化、人口爆炸、吸毒、愛滋病、恐怖主義的威脅。盡管核武器已經裁減,但目前剩下的核武器仍然足以毀滅全人類。尤其是環境的破壞和武器殺傷力的提高,是否意味著人類正在走向與有序發展相反方向的混亂和毀滅?環境破壞和核武器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現象,是會給人類帶來毀滅,但人類并不是沒有能力控制環境的破壞和核武器的使用,實際上正是人的理性和克制才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核戰爭的爆發。所以,以上種種威脅的所可能導致的毀滅并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方向。
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也會影響社會發展的進程。假如希特勒晚二十年出生,或等待研制出核武器以后再發動世界大戰,人類社會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同樣,假如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沒有全世界殖民地的全面解放,世界可能仍然是白人統治的殖民時代。但是,盡管有這些偶然因素,盡管歷史有可能倒退,盡管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社會前進的方向并不會改變。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破壞,但戰爭之后常常是社會大發展。即使是破壞性極強的蒙古人征服戰爭,也沒有摧毀一切,世界照樣前進,太陽照樣升起。只要人類仍然存在,社會就會繼續向前發展。
第三節? 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
無機界是一個熵增的過程,而有機界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其主要表現在生物的進化史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生命的存在不過是為了實現這個過程。否定生命的意義,就必須否認生命界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否定進化論、否定人類社會一直是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顯然是與事實相違背的。然而,由于存在主義的影響,很多人仍然否認生命有意義,認為意義是人所賦予的。
不錯,意義是人所賦予的,自然界任何東西就其本身來說都沒有意義,除非人賦予其意義。一塊石頭有意義嗎?沒有。石頭就是石頭,沒有意義。然而,當我們用這塊石頭來蓋房子時,當我們用它來雕刻時,或用它來作為寶石首飾時,這塊石頭就有意義了,其意義是從其用途而來的。例如,當石頭用來蓋房子時,石頭在我們眼里就是建筑材料,石頭的意義就是建筑材料。
意義是相對于其自身之外的世界而言的。一塊石頭的意義是相對于人、地球、或任何其它東西而言的,石頭對于其本身無所謂意義。石頭有意義就是對于人或其它東西有用處、有關系,沒有意義就是對于其它東西沒有用處、不發生關系。一個與我不發生任何關系的東西,對于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而與我有關系、對我有用的東西,對我來說,則是有意義的。的確,這個意義是人根據需要所賦予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世界。
純粹就生命來說,象石頭一樣,也可以說生命是沒有意義的。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沒有生命就沒有進化,生命對于進化是有用途的,生命是進化的載體。如果沒有過去生命的存在和進化,就不會有現在的生命。所以,過去的生命對于現在的生命是有用的、有關系的,因而是有意義的。同樣,現在的生命對于將來的生命也是有意義的。過去的人們創造了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物質文明和社會文化,他們的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是有意義的,如果沒有過去的人們的努力,我們決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同樣,我們的生命對于我們的后代是有意義的,因為沒有我們現在的存在和努力,也不會有人類社會更美好的將來。
不同的用途、相對于不同的其它物體,生命可以有不同的意義。對于基督教來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上帝造人及一切萬事萬物是有他的目的的,所以生命的存在是上帝的意圖。對于上帝來說,人生來就是實現上帝造人的目的,人生命的意義就是完成上帝的使命,這就是不同的生命意義。
對于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意義也可以說有意義,就看怎樣使我們更好地解釋世界。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推翻了統治人們思想千年之久的常識“地心說”??墒牵覀冎?,運動是相對的。相對于太陽來說,地球圍繞太陽轉,然而,相對于地球來說,卻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為主體,說太陽圍繞地球轉并沒有錯。為什么我們非要站在太陽的立場上說話?況且這與我們的生活常識“太陽東升西落”是相悖的。那么,為什么“日心說”比“地心說”更有意義呢?
假如我們僅僅考慮太陽和地球,那么“日心說”和“地心說”都沒有錯,都是正確的。然而,假如我們還考慮到其它行星,那么“日心說”比“地心說”能夠更好地解釋其它行星的運動。按照“日心說”,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都在圍繞太陽的橢圓形軌道上運動,其理論非常簡潔明白。而按照“地心說”,行星的運動非常復雜,而且矛盾之處極多。所以,“日心說”比“地心說”更有意義是因為能夠更好地解釋說明世界。同樣,說生命有意義也是為了更好地解釋說明世界,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發展進化的過程。
假如說人的生命沒有意義,對于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沒有用途、不發生關系,這顯然不符合實際。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生命對于親人朋友都是有價值的,對于我們來說,他們的生命當然是有意義的,失去他們,我們會感到悲痛。而且我們正是從這些關系中感受到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假如人的生命沒有永恒的意義,那么當我們死后,我們的生命對于后人就沒有用途、不發生關系,這從進化和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顯然也不是事實。如果我們死了便灰飛煙滅、不會對后世產生影響,我們的后人也將和我們一樣永遠生活在原始社會,甚至根本不會有人類產生。
假如說人的生命沒有意義、每個人賦予自己生命任意的意義,人只為今生今世活著,死后萬事皆空、一切都沒有意義,就像路易十六所說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那么,由于每個人所賦予自己生命不同的意義,這些意義可能是相互沖突的、不穩定的,由每個人的生命意義共同作用所產生的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將是漫無目標的、忽東忽西的,全憑人們對于意義的理解,這樣的結果不可能產生穩定一致的前進方向,社會不可能持續向前發展。這與人類社會發展史是相矛盾的。
而假如我們說生命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更好地認清生命在有機界進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認識到進化發展的趨勢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更好地理解在持續進化發展的生命長河中我們的生命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段而已。
生命的意義或人生的意義是人們常常談論的話題,人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意義,總是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仔細考察人們找到的意義,可以看出與上面分析的從進化發展的角度總結出的生命意義是吻合的。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那些偉人、那些為人們所懷念和稱頌的人、那些被認為實現了人生意義的人,都是對社會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的人;而歷史上那些壞人之所以是壞人,就是因為他們被認為是對社會發展起到破壞作用的人。這個衡量的標準藏在人們心底,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功過是非日益明顯,就越發清楚。這就是歷史的公正性??茖W家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科學家發現了自然規律,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然,從而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對政治家、君王的評價也是如此,君王的統治如果使人民的生活不幸,使社會發展停滯或倒退,那一定不是好君王。戰爭一般來說意味著破壞,但站在歷史的立場上,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過去的戰爭對整個社會而言并非是壞處。很多戰爭是以先進打敗落后,促進了統一,有利于先進文化的傳播。這就是征服者、軍事家能夠得到肯定的原因。
可見,人們通常所說的生命意義或人生意義實際上就是隱含地從生命進化發展的角度說的,是天然的生命意義的不自覺、潛意識的流露,是熵減力量的自然體現。
存在主義認為存在先于本質,在人出生前,人沒有先天固定不變的本質,所以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墒?,從進化發展的角度看,人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人的生命是實現熵減過程的載體和工具,人的本質先于存在。既然存在著先于存在的本質,那么人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其意義就是其本質。
動物只要生存繁衍了,就實現了它存在的意義。進化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并不需要動物去努力。對于人來說,并不是只要生存繁衍了就實現了存在的意義,而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沒有人的努力,就沒有社會的發展。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把人生的意義依附于一定的事業和成就。社會發展是一個整體的過程,有的人努力奮斗了,但并沒有什么結果,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從人類總體來說,努力的過程和失敗的嘗試都是有意義的。
人活著并不一定要有意義,但如果能夠有意義,人會活得更充實。人不是為社會而活著,而是為自己活著,然而,人又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因為人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覺地促進了社會的前進,使我們的后人也因為我們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存在有什么意義?”現在的人們普遍接受存在主義的觀點,認為存在先于本質,生命本無意義,不存在任何先決的意義,我們活著就是要去創造出這個意義。從這個角度說,意義是主觀的,人自己定義的。這樣一來,生命的意義就變成了每個人自己的觀點。
生命是否有意義?這個意義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先看看動物。
幾千萬年前,當一只恐龍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它可能看到活著就是獵食、爭奪配偶、曬太陽、享受,有什么意義?生活本身就是意義。它也會看到所有的爭斗也好、配偶也好、美味佳肴也好不過如此,幾千年后不過一堆糞土。存在只是存在而已,沒有意義。
它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好好地存在,而不是空費腦筋地想什么存在的意義。除了發瘋,它不可能想出什么結果。于是,這只恐龍同我們現在的許多人一樣,看看眼前、看看周圍、看看歷史、看看未來,得出結論:生命不存在什么永恒的意義。
幾千萬年過去了。當年的恐龍打破腦袋也想不到,自然界一種神秘的力量使地球上出現了智慧生命——人類,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種生物的物種。只有人類才有可能真正思考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
恐龍看不到它存在的意義??墒?,假如沒有恐龍的存在、沒有地球上數億年數以億計的其它生命的存在,人類是不可能出現的。過去存在過的生命,無論恐龍也好、三葉蟲也好、劍齒象也好,它們的存在看起來好像除了生命本身以外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它們決不是存在就存在了、死去就死去了、毫無意義,它們的后代不斷地進化才有了后來更高級的物種,直到產生人類。
無機世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熵增的過程,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無機世界將趨向更加的無序和混亂,最終達到熱寂的平衡。而有機界生命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熵減的過程,是一個趨向更加有序的過程。生物進化是熵減過程的具體體現。熵減的力量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生命存在的意義就在于實現這個熵減的過程、向更有序更高級更復雜的方向發展。沒有生命的存在,熵減過程不可能發生,熵減過程只有通過生命才能實現。同時由于熵減力量的作用,生命的進化和有序發展也是必然的。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生物從低級向高級進化并最終產生了人,也就是什么力量促成了熵減過程,目前仍不清楚。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兩個要點:
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進化是一個事實。二、進化的機制是自然選擇——生存競爭,適者生存。關于第一點,科學界沒有什么異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同源性,即所有的物種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目前利用生物DNA和蛋白質分子的序列可以分析物種間的親緣關系?;芯勘砻?,生物是從低級向高級進化的,越古老的生命越簡單。然而,對于第二點,自然選擇雖然可以解釋生物的適應現象和變異現象,卻無法解釋生物是怎么從低級向高級進化的。
自然選擇可以解釋為什么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卻活了下來,卻不能解釋為什么活下來的哺乳動物一定比恐龍更高級。按照自然選擇理論,假如地球的環境非常穩定、永不變化,生物就會完全適應地球上的所有環境而不必發生進化。這是不可能的。一定存在著另外的進化機制,這個機制使得生物必然地從低級向高級進化,而不是單單適應環境。沒有生命的存在,就沒有生物的進化和人類的產生。這個生命的意義超越生物的個體和一生,超越生物個體之外而存在。不論生物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不能阻止進化的進程。所有的生命不過是整個生命進化歷史長河中的一環。
第二節? 人生命的意義
動物生命的意義是進化——實現熵減過程,人類生命的意義也是如此,只不過對人類來說,實現熵減過程的方式有所不同。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智慧,這個不同根本地改變了人類和整個世界。雖然我就像幾千萬年前的恐龍一樣,打破腦袋也想不出幾千萬年后發生的事,但我可以根據現有的發展趨勢作一些預測。
動物實現熵減過程的方式是進化,這靠進化機制起作用。進化的機制深藏動物體內,無論動物愿意與否,都要朝著進化的方向發展。
對人來說,實現熵減過程的方式不是自然進化,而是靠人類自身改造世界的能力。動物只有適應環境的能力,人卻有改造環境的能力,自然進化在人這里到達終點。雖然進化機制仍發生作用,但人的進化將主要靠科技進化,而不再是緩慢的自然進化。
對人類來說,熵減過程是通過社會發展來實現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相當于生物的進化過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社會一直在朝著更有序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從兩千多年前人類有文字記載開始,人類的歷史記載了人怎樣從物質匱乏走向物質豐富、怎樣從人口稀少走向人口眾多、怎樣從疾病走向健康、從愚昧走向文明、從專制走向民主、從無知走向科學、從算盤走向電腦、從步行走向飛機、從戰爭走向和平,其中絕大多數是最近才發生的。這說明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是一個加速的過程。社會發展的過程也是使世界更完美的過程。
人類幸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人類幸福就談不上社會發展。社會發展首先是為了人類幸福,但社會發展不僅包括人類幸福。人類幸??梢允庆o態的,而社會發展則是動態的過程,靜止就意味著死亡。社會發展的含義是:探索和改造宇宙自然環境使之更適合人類生存;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以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改進社會制度和結構使之更有利于生活在其中的每個人的幸福;增強人自身的能力,產生超人;使整個世界更符合理性、更理想,朝著完美的極限前進。
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正如動物不能扭轉進化的方向,人也同樣不能扭轉社會發展的方向。進化不依賴個別的動物,社會發展也不依賴單個的人。盡管社會發展的過程是復雜的、不平衡的,個人、民族、國家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沖突,發生戰爭、流血和破壞,但人類從錯誤中學習,總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這就象河流千回百轉最終還是要流向大海。
社會發展時快時慢,有時甚至可能停止和倒退。人類仍然面臨著核戰爭、環境污染和破壞、氣候變暖、森林消失、沙漠化、人口爆炸、吸毒、愛滋病、恐怖主義的威脅。盡管核武器已經裁減,但目前剩下的核武器仍然足以毀滅全人類。尤其是環境的破壞和武器殺傷力的提高,是否意味著人類正在走向與有序發展相反方向的混亂和毀滅?環境破壞和核武器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現象,是會給人類帶來毀滅,但人類并不是沒有能力控制環境的破壞和核武器的使用,實際上正是人的理性和克制才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核戰爭的爆發。所以,以上種種威脅的所可能導致的毀滅并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方向。
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也會影響社會發展的進程。假如希特勒晚二十年出生,或等待研制出核武器以后再發動世界大戰,人類社會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同樣,假如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沒有全世界殖民地的全面解放,世界可能仍然是白人統治的殖民時代。但是,盡管有這些偶然因素,盡管歷史有可能倒退,盡管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社會前進的方向并不會改變。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破壞,但戰爭之后常常是社會大發展。即使是破壞性極強的蒙古人征服戰爭,也沒有摧毀一切,世界照樣前進,太陽照樣升起。只要人類仍然存在,社會就會繼續向前發展。
第三節? 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
無機界是一個熵增的過程,而有機界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其主要表現在生物的進化史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生命的存在不過是為了實現這個過程。否定生命的意義,就必須否認生命界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否定進化論、否定人類社會一直是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顯然是與事實相違背的。然而,由于存在主義的影響,很多人仍然否認生命有意義,認為意義是人所賦予的。
不錯,意義是人所賦予的,自然界任何東西就其本身來說都沒有意義,除非人賦予其意義。一塊石頭有意義嗎?沒有。石頭就是石頭,沒有意義。然而,當我們用這塊石頭來蓋房子時,當我們用它來雕刻時,或用它來作為寶石首飾時,這塊石頭就有意義了,其意義是從其用途而來的。例如,當石頭用來蓋房子時,石頭在我們眼里就是建筑材料,石頭的意義就是建筑材料。
意義是相對于其自身之外的世界而言的。一塊石頭的意義是相對于人、地球、或任何其它東西而言的,石頭對于其本身無所謂意義。石頭有意義就是對于人或其它東西有用處、有關系,沒有意義就是對于其它東西沒有用處、不發生關系。一個與我不發生任何關系的東西,對于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而與我有關系、對我有用的東西,對我來說,則是有意義的。的確,這個意義是人根據需要所賦予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世界。
純粹就生命來說,象石頭一樣,也可以說生命是沒有意義的。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沒有生命就沒有進化,生命對于進化是有用途的,生命是進化的載體。如果沒有過去生命的存在和進化,就不會有現在的生命。所以,過去的生命對于現在的生命是有用的、有關系的,因而是有意義的。同樣,現在的生命對于將來的生命也是有意義的。過去的人們創造了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物質文明和社會文化,他們的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是有意義的,如果沒有過去的人們的努力,我們決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同樣,我們的生命對于我們的后代是有意義的,因為沒有我們現在的存在和努力,也不會有人類社會更美好的將來。
不同的用途、相對于不同的其它物體,生命可以有不同的意義。對于基督教來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上帝造人及一切萬事萬物是有他的目的的,所以生命的存在是上帝的意圖。對于上帝來說,人生來就是實現上帝造人的目的,人生命的意義就是完成上帝的使命,這就是不同的生命意義。
對于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意義也可以說有意義,就看怎樣使我們更好地解釋世界。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推翻了統治人們思想千年之久的常識“地心說”??墒?,我們知道,運動是相對的。相對于太陽來說,地球圍繞太陽轉,然而,相對于地球來說,卻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為主體,說太陽圍繞地球轉并沒有錯。為什么我們非要站在太陽的立場上說話?況且這與我們的生活常識“太陽東升西落”是相悖的。那么,為什么“日心說”比“地心說”更有意義呢?
假如我們僅僅考慮太陽和地球,那么“日心說”和“地心說”都沒有錯,都是正確的。然而,假如我們還考慮到其它行星,那么“日心說”比“地心說”能夠更好地解釋其它行星的運動。按照“日心說”,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都在圍繞太陽的橢圓形軌道上運動,其理論非常簡潔明白。而按照“地心說”,行星的運動非常復雜,而且矛盾之處極多。所以,“日心說”比“地心說”更有意義是因為能夠更好地解釋說明世界。同樣,說生命有意義也是為了更好地解釋說明世界,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發展進化的過程。
假如說人的生命沒有意義,對于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沒有用途、不發生關系,這顯然不符合實際。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生命對于親人朋友都是有價值的,對于我們來說,他們的生命當然是有意義的,失去他們,我們會感到悲痛。而且我們正是從這些關系中感受到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假如人的生命沒有永恒的意義,那么當我們死后,我們的生命對于后人就沒有用途、不發生關系,這從進化和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顯然也不是事實。如果我們死了便灰飛煙滅、不會對后世產生影響,我們的后人也將和我們一樣永遠生活在原始社會,甚至根本不會有人類產生。
假如說人的生命沒有意義、每個人賦予自己生命任意的意義,人只為今生今世活著,死后萬事皆空、一切都沒有意義,就像路易十六所說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那么,由于每個人所賦予自己生命不同的意義,這些意義可能是相互沖突的、不穩定的,由每個人的生命意義共同作用所產生的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將是漫無目標的、忽東忽西的,全憑人們對于意義的理解,這樣的結果不可能產生穩定一致的前進方向,社會不可能持續向前發展。這與人類社會發展史是相矛盾的。
而假如我們說生命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更好地認清生命在有機界進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認識到進化發展的趨勢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更好地理解在持續進化發展的生命長河中我們的生命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段而已。
生命的意義或人生的意義是人們常常談論的話題,人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意義,總是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仔細考察人們找到的意義,可以看出與上面分析的從進化發展的角度總結出的生命意義是吻合的。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那些偉人、那些為人們所懷念和稱頌的人、那些被認為實現了人生意義的人,都是對社會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的人;而歷史上那些壞人之所以是壞人,就是因為他們被認為是對社會發展起到破壞作用的人。這個衡量的標準藏在人們心底,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功過是非日益明顯,就越發清楚。這就是歷史的公正性??茖W家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科學家發現了自然規律,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然,從而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對政治家、君王的評價也是如此,君王的統治如果使人民的生活不幸,使社會發展停滯或倒退,那一定不是好君王。戰爭一般來說意味著破壞,但站在歷史的立場上,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過去的戰爭對整個社會而言并非是壞處。很多戰爭是以先進打敗落后,促進了統一,有利于先進文化的傳播。這就是征服者、軍事家能夠得到肯定的原因。
可見,人們通常所說的生命意義或人生意義實際上就是隱含地從生命進化發展的角度說的,是天然的生命意義的不自覺、潛意識的流露,是熵減力量的自然體現。
存在主義認為存在先于本質,在人出生前,人沒有先天固定不變的本質,所以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墒?,從進化發展的角度看,人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人的生命是實現熵減過程的載體和工具,人的本質先于存在。既然存在著先于存在的本質,那么人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其意義就是其本質。
動物只要生存繁衍了,就實現了它存在的意義。進化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并不需要動物去努力。對于人來說,并不是只要生存繁衍了就實現了存在的意義,而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沒有人的努力,就沒有社會的發展。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把人生的意義依附于一定的事業和成就。社會發展是一個整體的過程,有的人努力奮斗了,但并沒有什么結果,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從人類總體來說,努力的過程和失敗的嘗試都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生命有什么意義?
人活著并不一定要有意義,但如果能夠有意義,人會活得更充實。人不是為社會而活著,而是為自己活著,然而,人又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因為人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覺地促進了社會的前進,使我們的后人也因為我們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