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經歷了選擇,只是在我們不記事時,父母來幫我們做了決定。決定我們穿什么樣的衣服,吃什么樣的東西,上什么幼兒園,后來我們漸漸長大了,我們不愿意讓父母來幫我們選擇,因為他們選擇得往往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吃糖,他們總會說吃糖牙齒會長蟲,我們愛吃冰棍,我們愛吃零食,他們總會說拉肚子疼,我們愛玩彈珠,他們會說女孩子玩什么彈珠,我們想跟隔壁小朋友一起玩,他們會說那個小朋友不愛干凈不要跟他一起玩,我們想在院子里多玩一會,他們會說太晚了不安全。他們總是去幫我們做著這些我們并不喜歡的選擇。那個時候真想一夜之間長大,以為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跟誰一起玩就跟誰一起玩,想玩到幾點回家就玩到幾點。
然后真到了我們長大的那一天,也確實基本上能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了,卻是偶爾反而想要讓他們來幫我們做選擇,盡管在適婚年齡后有些時候被逼著不得不去和選好的相親對象見面。
我們常常也會想,如果在小時候父母能讓我們去學習一門技能,會不會現在我們有可以拿得出手一技之長;如果我們在初中畢業時選擇了去讀父母希望的鐵路學校,會不會我們現在是一名鐵路工作者;如果我們在高考失利時再復讀一年,會不會來年考到更好的學校;會不會我們在上一份工作再堅持一下下,要升職的那個就是我們了;會不會我們和男朋友雙方仔妥協一點,我們也會有個快樂的家了。這只不過是出現我們對當下的生活不滿意而想要逃避的時候了。
也許父母讓我們去學習了一門技能,而我們自己沒有堅持下來,也不會擁有一技之長;也許我們選擇了按照父母的意愿成為一名鐵路工作者,而我們自己不喜歡,中途也會放棄;也許我們復讀了一年,而我們因為壓力太大焦慮導致再次失利;也許我們在上一份工作堅持下來了,而因為另一個同事比我們更會拍馬屁而升了職;也許我們和自己的男朋友都退讓了一些,而因為雙方父母的阻攔還是沒有在一起。
然而人生并沒有那么多的如果,我們也擔不起那么多的試錯成本和機會成本。選擇也真的可以影響我們一生,沒有這樣的選擇,我們也不會遇到我們身邊一個個善良可愛的朋友,我們沒有像電視里演得那樣,擁有至尊寶的月光寶盒或者閃電俠接近于光的速度能穿越回過去,所以我們無法得知選擇了另一個選項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我們通過詢問最親密的家人,我們信賴的朋友,比我們有經驗的長者,希望能從他們那里得到一點點可以不讓自己這么苦惱的信息,我們甚至希望通過拋硬幣看正方面的方式來幫我們選擇。然而到后來才發現其實潛意識已經幫我們做出了選擇,只是我們一直不敢承認,卻發現我們在最終選擇的時候,其實只不過是從別人那里聽到的建議里選擇性地記錄下了自己更傾向的那條信息。
如果我們能再多一點點勇氣,多一點點理性,多一點點灑脫,就不會在選擇的時候,為此抓破腦袋了,盡管我們在一天一天長大、一天天變老,我們也希望能早點成家、能贍養父母,可是我們人生還是有無數種可能,只要在已經選擇的選項里努力地做好,不就可以了嗎。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