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十幾了?大學畢業后多少年了?
弱冠之年后,你在學校在職場可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嗎?
遙遙回頭望,是慶幸、開懷,還是懊悔、不甘?
你快二十一了嗎?高中?大學剛開始?
關于未來,你的心中有著什么期待,你準備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夢想一定還很充盈吧?
你們對于生活,有過一絲絲的不安和缺乏歸屬感嗎?
很奇怪,宣告獨立的18歲成人禮我毫無感觸,20歲那天,我坐了一天的公交,從城西顛簸到城東,往往復復,完全沉浸在初戀的分手痛苦。
卻偏偏對21有種莫名其妙的恐慌。
昨天凌晨,家人給我發紅包,朋友鋪天蓋地的祝福送來,我在期末復習的殊死搏斗中偶然抬頭,猛的想起,20之后的第一年就這么悄無聲息的溜走。
而我依舊一事無成,還是那個屌絲味十足的文藝青年。
前幾天準備ppt,幾個女生聊天,講到了王源出席聯合國青年代表,王俊凱剛剛高考完,卻都已經在自己的領域頗有建樹,成為了影響力頗大的偶像。
而我們十七八歲在干嘛呢?
為模擬考試比第二名多了幾分而竊喜,為暗戀的人多看了你一眼而浮想聯翩,為一場游戲的勝利而歡呼雀躍。
多么瑣碎而溫暖。
也許你問,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跟別人比較呢?比較讓人成魔,更何況是那種注定了不平凡的人。
我們不過蕓蕓眾生里普通一粟,而已。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夠了。
曾經我也這么想,對于那些對未來患得患失的人一臉鄙夷,心想扼不住命運的喉嚨,老子可以踢它的襠,照樣要了它的狗命。
直到我被一次次打倒,一身泥污,全無招架之力還得微笑著,告訴自己告訴別人,我很好。
小周學長是名牌大學畢業生,外表出眾,就職世界500強,一個人在北京漂了好幾年。
依然單著,身邊不乏追求者,到了最后階段,談到房和車,總是以發張好人卡結束。
也不是責怪對方物質,誰不想少奮斗十年,這年頭誰的吃相不難看,有點和非常罷了。
普通家庭,普通職業,不敢想房,不敢想車,看到我聽《一個人的北京》恨不得用拖鞋把我拍死在墻上。
于是他越來越不敢談戀愛,辦公室阿姨一次又一次介紹被拒絕后,用曖昧的笑容表示理解,彎的嘛,下次給你留意合適的。
一天高強度的工作后,都沒有力氣去爭辯和解釋。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微博上有個很無奈的段子,“我著每個月4000的工資,累死累活,三年攢了一萬五,加上家里給的488萬,終于在郊區地段買了套房。”
暫且不提數據真實與否,評論里清一色的“你家還缺兒子嗎,孫子也行啊,再不濟,認個義子吧。”
玩笑歸玩笑,個中酸楚只有經歷了才明白。
也許我們還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還在溫暖的校園里談情說愛,不知柴米油鹽為何物。
可終歸一天,生活把血淋淋的事實惡狠狠摔在你面前。
一端是自己能力不足以財務自由,一端是超出你承載能力的負荷,你站在天平中間,像個小丑,挪動著自己笨重的身軀,好維持著天平的平衡。
好怕有一天生活的天平傾斜,帶來無法承受的變故。
真喪,不能更喪。生日當天整這些幺蛾子玩意干嘛,不應該是喝點小酒,擼個串,唱個k,再上演兄弟姐妹情深似海嗎?
偏偏酒量詭異,再醉也清醒著。
偏偏看人看物太過透徹又不善假意逢迎。
偏偏讀書太少,想事太多。
所以注定不能像裝睡者那樣麻痹欺騙著自己,更無法如解脫者輕松脫身,瀟瀟灑灑
前陣子跟學新聞的朋友跑采訪和調查,對象是畢業五年內的大學生。
結果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有得意離夢想越來越近者,更多的是過得不好被生活追趕著的普通人。
像你我。
《奇葩說》里說,成長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愿意當那個被人抱著的乖娃娃。
當你發現只有長大才能解決問題時,一個人學會把苦難咽下,把痛哭調成靜音。
你把骨節拔高,按捺住了有人在你面前虛情假意要甩巴掌教訓的沖動,你乘擔著生活零零總總的不懷好意。
更痛的是加載在你身上的階層分流。
別人讀書嘻嘻哈哈,高考如兒戲,因為一畢業家里就給安排好金飯碗。
你拼死拼活,能不能混個溫飽還尚不可知。
別人可以隨意翹課去聽演唱會,可以說走就走飛去馬爾代夫看椰影沙白,然后發條微博“要飛這么久,好累啊”。
你在專業課實驗室忙碌得像只小螞蟻,為明年的獎學金擔憂,怕一松懈就與你無關。
就這樣,兩條線各自延伸著。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那個飛馬爾代夫的成了你的上司,拿捏著讓聲音威嚴,像個大佬說“小劉啊,這個plan你怎么回事,重來,再給我確認下明天的schedule……”
你笑著說好的,╳總。轉身抱怨,裝什么國際化,你幾把刷子我還不清楚。
再然后,我們慢慢變成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人,也不知是好是壞。
那是他們的遭遇,也是你我即將來一遍的經歷,誰都不能幸免。
只希望我們能抵抗得久一點,不要在生活的海洋里就此沉睡。
我再抬頭看窗外時,天微微露白,室友呼嚕聲此起彼伏,又想起除了期末奪命周,今天還是我的生日。
如果把這20年擺在一起,就像一團有彈性的毛線,掉在地上,失去控制,去哪,怎么去都成了隨機的指引。
似乎你從未仔細考慮過,你要成怎樣的人,怎樣才能得愿所嘗。
人應該都是懼怕歲月的吧,怕它把回憶一點點帶走,把皺紋慢慢刻上臉龐,把這大千世界更迭變化,把自己變得不再從前。
但正因了這變化,人生的努力刻苦汗水機遇忐忑預謀,才得以彰顯意義,因為你知道,那些變化一定會來——或遲或早,在某個時候,以某種靜悄悄的方式。
那么,你所期待的變化又是什么呢?
昨天做了一些小事情,起了個大早;在實驗室聽著攪拌器嗡嗡的聲音,看著窗外漸漸翠綠的草木想了些無關緊要的碎事。
小固執得堅持到最后一個離開實驗室,還跟老師有的沒的,天南地北海侃;吃了一堆以前不吃的垃圾食品,還有又大又甜的芒果。
以及看了個叫墊底辣妹的小雞湯電影,可此時此刻,靜坐在這,好想給22歲伊始的你寫點什么。
如果有個詞叫墊底路人,那么此刻的你會很適合吧。
從十七八歲一往無前的熱血到現在畏畏縮縮的二十一二,跨度剛好是整個大學。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習慣了計算時間開始用四年這個尺寸,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才發現大學我還像并未如期望那樣?
我按滅了燈,爬上了床。
下一個四年,又會是什么樣呢?
只希望少些遺憾,一點一點,堅定實現理想。
電影里沒人相信的女主在媽和妹的支持下來了個讓父親掉下巴的逆襲,我以為是主角光環,可卻由真實經歷改編而來。
而大多數我們有全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勵。
也許這是我們對抗生活僅有的籌碼,談何放棄迷茫?
一直以來你都是個儀式感強的人,帶點文人的清高固執。
人事關系由著性子來,再這樣遲早會吃虧的吧?
把性子收一收,不是泯滅或灼眼,而是藏在面具和皮膚間,成為你人格中不可磨滅的那部分。
打巴掌和給棗,被打巴掌和接過棗,總是躲不過的話題吧。
生活總是不斷告別的過程,陪你一段的人好好感謝,散場不管悲喜好好感謝;陪你一路又一路,闖關打boss的,胸懷寬廣,好生珍惜。
好好飲食,鍛煉,閱讀,總結,為人處世,永遠記得初心,永遠樂觀,善良。
萬字千言,不如一步一步的前行。
相逢是首歌,愿你一直在。
喜歡記得點贊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