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的感嘆時間真是如白駒過隙。
轉眼間已經是新學期的第二周。
今天讓學生預習《醉翁亭記》。譯文結束后我問學生一個問題:上個星期學習的《岳陽樓記》和今天學習的《醉翁亭記》有沒有相聯系的地方呢?
一部分學生還在懵懵的時候我聽到了幾個響亮的聲音:老師,都是慶歷五年發生的事情。
還有一個學生說:都和范仲淹的改革失敗有一定的關系。
我再問還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呢?同學們沒有意識到他們都是被貶謫的官員,并且都非常的有才華。
那么慶歷五年到底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呢?
慶歷五年范仲淹被貶河南鄧州。范仲淹簡直是屌絲逆襲的典范。幼年時期家貧喪父不得不靠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拉扯成人,即便是這樣還是難免挨餓受凍受人欺負,母親不得已帶著范仲淹嫁到一個姓朱的人家。我想姓朱的人家肯定是祖墳冒了青煙抑或是祖宗積德或者是燒了高香了,才會繼回來一個中了進士的繼子。
母親的改嫁好想也沒有給范仲淹的生活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改變,他仍然是一貧如洗青黃不接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里。為了多一點學習的時間他就住在破廟里讀書,因為太窮了天天只能熬點薄粥充饑。事實證明一個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出息和他們是不是天天不營養佳品沒有直接的關系啊。
有時候讀到夜里十二點多時候眼皮就不停使喚了,老是往一塊擠啊擠的,實在是困的不行了就用冷水潑在臉上。這個方法我也用過的哦不過只是覺得不怎么見效,停不了十分鐘或八分鐘的就又困的受不了了。總之一句話范仲淹是真正的勤學苦讀才換的了成年后的功成名就。
因為范仲淹來自社會的底層深知底層人們的艱辛和不幸所以在朝廷做官時他剛正不阿大膽揭發。這一剛強的性格得罪了很多的權貴。其中宰相呂夷簡反咬范仲淹交結朋黨,挑撥君臣關系。宋仁宗經不住呂夷簡的反復墨跡終于把范仲淹貶謫到了南方。
范仲淹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終于覺得愧對范仲淹,宋仁宗就召范仲淹回京城擔任副宰相。在宋仁宗的反復催促下范仲淹提出了治國十條的改革。
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審查一份監司的名單,發現有貪贓枉法行為的人員,就提起筆來把名字勾去,準備撤換。有人就說:范公啊,你這一勾可不當緊,這一家的飯碗就沒有了,可害的一家子哭鼻子了。
范仲淹就說:要不讓這一家子哭,可害的這百姓就要哭了啊。
范仲淹的新政得罪了很多權貴,這些有權有勢的就去宋仁宗面前反復的講他的壞話。宋仁宗經不住強烈的攻勢又把范仲淹打發到了河南一個偏辟的小縣鄧州。
當時還是有很多仁人志士的,對于范仲淹的改革舉雙手贊成。其中藤子京和歐陽修就是替范仲淹的改革說話堅決支持范仲淹的力量,只可惜呼聲太弱不能改變局勢自己也受牽連被貶謫地方。
幼年的歐陽修出生在官宦人家,可惜不幸的是在歐陽修四歲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就帶領歐陽修去投奔湖北隨州的叔叔。他的叔叔家里并不富裕,好在他的母親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常常用秸稈在沙地上教小歐陽修讀書習字。歐陽修的叔叔對小歐陽修也關懷備至,在這樣的情況下總算是讓歐陽修受到了基本的教育。
歐陽修幼年十分的聰明,又刻苦的學習。他常常借書來抄寫,常常是書沒有抄完文已經會背誦了。少年時期寫詩習文已經如成人一 般文筆老練。他的叔叔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嫂嫂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不愁吃喝,他日必然文明天下。
幾番科舉后歐陽修果然考中了進士。從此聞名天下。
范仲淹改革失敗后他的支持者相繼被貶,歐陽修看到此種情況就勇敢上諫宋仁宗,那些視改革如洪水猛獸國戚權貴們怎么能放過他呢。慶歷五年和范仲淹一前一后被貶,為官一任做滁州太守寫下了流放千古的《醉翁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