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雨的下午,獨自一人在家里。看天陰的景致,沒有刺目陽光照耀下的大地,是一番別樣的感覺,坐在家里就可以想見麥田的好精致,揚花期過后,麥田的顏色綠里偷著一層微白,齊刷刷的麥穗非常有精神的排列整齊,看上去很帶勁的樣子,此時的麥田都已經噴施過了三防農藥,二水都已灌溉過了,天公作美前幾天又下了一場中雨,濕潤了快要干的泥土,雖然不是透雨,也算是雪中送炭。
此時,看窗外雨絲紛飛,微風過處一株石榴樹輕搖枝葉,麻雀在院子里低飛鳴叫,滑梯在雨中靜靜佇立,孩子們的歡快的笑聲,充滿童趣的游戲慢慢的變成往事。妻子轉行,為自己孤身奮斗三十七年的幼兒園老師生涯畫上句號,也是農村第一批從事幼教事業轉行的我們本鄉鎮的最后一個人了。現在從事幼教的私立幼兒園都是新人,第一批幼兒園老師一個縣也沒有幾個人了,應該都轉行了吧!
我們自己蓋房子,自己做課桌,自己買玩具,自己樹招牌,自己招生,妻子一個人園長兼老師,一干就是三十七年,十六歲到五十三歲,歲月匆匆,兒女也長大成人,學業有成,前年又力排眾議自力更生,蓋好了兩層樓的新房子,準備給孩子成家。
蓋房子的時候,家里外面沒有一個人贊成,都說孩子將來不回家。我聽了他們的話,就和妻子說,他們站著說話不腰疼,說的都是屁話。不回家回哪?將來兩個孩子成家有了小孩兒來家了,住在哪里呀?總不能住到別人家里面吧!
這些人一說都是大學生怎么樣,我怎么聽都覺得不是人話。各人生活有各人的打算,你們知道啥?我能按照你們的思維方式過日子嗎?拿一樣的錢在小區買只能買自建房子面積的一半,還是小產權,農民家的壇壇罐罐,農具,秋麥夏季的糧食總不能背到小區的樓上吧。等倆孩子攜家帶口回家了住哪里呀?再說了,我們還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院子。我們倆個還不老,等孩子成家有小孩兒了,給他們把孩子帶大,還得回家吧!我們兩口都是農民,也沒有退休金,年輕人在城市生活花銷會很大,我們在家里有土地還能自食其力,不用給孩子們添加額外的經濟負擔。我們倆個才五十多,有自己的土地,種了一輩子的地,打的糧食雖然值錢不多,但是,足以養活自己。等到歲數大了,干不動了再說吧!現在農村七十多歲獨自種地的有的是,這得益于這幾年農業機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不然,像以前一樣沒有年輕人參與農業勞動是絕對不行的。
雨,滴滴答答,不緊不慢。布谷鳥在遠處咕咕咕咕的叫,公路上的車輛的聲音不斷。這是一個安靜的有雨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