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不懂說話你怎么帶團隊》。本書作者吉田幸弘是日本頂級溝通培訓師,在外企擔任管理人員時因溝通問題被降職兩次。之后下定決心學習溝通技巧,使公司銷售業績大幅增長,不僅獲得升職,還連續三年被評為“最有價值員工”。
這本書是他的實踐經驗總結,貼合工作實際,被世界500強企業指定為團隊溝通培訓教材。下面我們精選出批評部分的內容,讓你掌握批評下屬或者工作伙伴的技巧。
①『采用鋪墊句式』
我們感冒發燒時吃的藥片,外面會裹著一層糖,原本苦澀的藥含在嘴里反而變甜了。良藥苦口要披糖衣,同樣的,刺耳的批評也得加以包裝,才能讓人聽得進去,比如先用一兩句話鋪墊一下。
進入正題之前,先使用鋪墊句式,既可以讓對方明白你的心情,也可以讓他更好地理解你說的話。不過,要是鋪墊不當,有時會讓對方產生被全盤否定的錯覺,從而排斥你,比如下面這兩個句式:
001 “我得說說你啊……”當你聽到這句話會有什么反應?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覺得一波生硬的批評即將撲面而來,然后很不情愿地聽下去。
002 “有點事我得跟你說一下……”這樣會讓對方擔心“有點事”的具體內容,從而采取防御的姿態,想著如何擺脫眼前的局面,避免被訓斥。
如果換成這兩個句式就好多了:
001 “盡管有些話很難說出口,但還是希望你能聽一聽……”當你猶豫著該不該說這些話,擔心可能會傷害對方感情的時候,可以用這種措辭,既能表明你的心情,也能讓伙伴做好心理準備。
002 “小剛,正因為你是團隊的主力,有些話我才想跟你說清楚……”與特定的團隊成員談話時,可以指出他在團隊中發揮到的作用,然后再進行批評。這樣既可以安慰他的自尊心,也傳達出了“我信任你”這個信息。
②『滿足對方的認可欲』
批評的核心目的是讓團隊成員認清問題,更好地完成任務。但是,當你提出其他意見時,對方可能會認為“我不這么覺得”或者“這樣的話我做不到”,這時該怎么辦呢?先來看下面的案例。
小德在廣告公司工作,最近負責一個印制商品廣告手冊的項目,在事先已經確定采用黑白樣式的情況下,有個同事上交了彩色樣式的設計,主張彩色才能體現出商品的質感,黑白顯得廉價。這個同事的行為不僅破壞了工作氣氛,也影響項目進度。小德該怎么指出同事的錯誤呢?有兩個方法:
001 重復對方的話,暫時承接下來。小德可以說“哦,原來你覺得……”,把同事的話重復一遍,讓對方覺得自己的發言得到認真對待,從而使認可欲得到滿足,然后用“公司決定這么做,是因為……”進行反駁,接下來再指出他的做法會耽誤項目進度。
002 不否定,試著反問。小德可以用“原來如此,我怎么沒想到還有這個觀點”夸獎同事,然后用“具體應該怎么辦?”來提問,再一條一條進行回應,比如彩色和黑白印刷的成本對比。這樣做可以有效解決對方的疑慮,讓他心服口服,甚至不等小德批評,同事都有可能主動認錯。
批評的最終目的是改善行動。從對方的立場來看待問題,滿足對方的認可欲,然后再進行批評,會更有效。
③『巧批抗壓力差的人』
在批評的過程中,有個難題,萬一遇到抗打擊能力比較差的人,你批評之后對方容易因承受不了,把很小的事情放在心上,情緒波動大甚至影響工作,該怎么辦?下面兩招,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001 利用“糖果+無視”理論?!疤枪贝砜洫?,“無視”是指不批評重要程度低的問題,簡單說就是批評主要事件,小事直接略過。比如你急著要報告,但是小偉今天既沒有完成任務又遲到,兩件事相比,前者比較重要,遲到這次可以先略過。批評的步驟是,先夸獎他以往取得的成績或者身上的優點,比如上個月為公司爭取到一個大客戶,是大家學習的榜樣,然后再指出這次任務出現的問題。
002 以交流的形式指出問題。比如小靜又沒有把PPT做好,假如你說:“這份PPT重點不突出,之前就出現過這個問題吧?”對方會覺得被全盤否定,而且以前的錯誤還被翻出來,非常沮喪。你可以換個方式:
“第二頁我看不太明白,可以給我講解一下嗎?”
“你看看后面幾頁是不是也存在這個問題?”
這樣一來,既顧及到小靜的面子,又能解決問題。
總結一下,批評或多或少都會傷害到別人,所以需要我們多花心思。哪怕是簡單改變說話的方式,就能給批評對象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