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眾號:天邊的左岸
那年我學習完瑜伽教練的課程,考完試以后,上了老師的最后一節課。課程結束以后大家要互相告別了,大家說著那些舍不得的話。我只說,老師,咱們擁抱一下吧。
老師對我笑了笑,我上前用力擁抱了一下。同班的學員跟著我也擁抱了下老師,大家都有些感動,有一位同學竟然哭了。
你還記得你最近一次的和人擁抱是什么時候么?
1.為什么我們不敢擁抱?
中國人似乎都不太喜歡擁抱這個姿勢,哪怕是很單純普通的擁抱似乎都不愿意給到別人。
不過,女生還好,同性之間的擁抱還算是正常,但在我們受到的教育里面,男生應該獨立,表現出來形式之一就是要和別人保持距離。
很多人的觀念里有種奇怪的認知就是:跟他人擁抱是只有小孩子和情侶才會有的行為,朋友或者親人之間的擁抱只會顯得幼稚。
特別是在戀愛關系里面,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牽手、挽臂、擁抱等等類似這些行為雖然都會顯示出人性里溫柔的那一面,但很多很多人是不屑于做這種行為的。
為什么?
孩子在小的時候會纏著父母,總喜歡跟爸爸媽媽要抱抱,當了父母的人尤其感同身受,有時候會奇怪,為什么孩子會這么黏自己。
90年代,更多的是90年代以前的多數父母,對于孩子索要擁抱、黏著自己這件事情,看得挺簡單,認為孩子就是煩,不懂事,所以不太會顧及到孩子的這種需求,多數情況下在孩子能跑能跳以后就不會再過多的和孩子發生類似擁抱等等身體接觸。甚至在孩子長大一點以后就拒絕再給予孩子那些身體上的接觸,更不用說是擁抱了。
2.我們為什么需要擁抱,有什么作用?
有研究顯示,擁抱、接吻等身體接觸可以讓人的大腦產生一種叫做催產素的東西,它也被叫做愛的荷爾蒙。這種東西其中之一的作用就是讓人產生愛、呵護感、安全感和親密感。
所以網絡上會流傳過一種哄女朋友的招式:當你惹女朋友生氣了以后,女生讓你滾的時候千萬不要真的轉身就走,上去抱住她,哪怕她拒絕、打你兩下,都不要放手。
不知道這是哪位大神總結的經驗,真的很厲害!
而,那些長大以后不太懂得處理親密關系的人,多數也是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過充足身體接觸的人。而且在別人向自己索求擁抱時,多數也會延續自己父母對待小時候自己的態度-------拒絕。這種反應很多時候也都是下意識的。
3.戀愛喵VS單身狗。和誰擁抱?
在戀愛的過程里,如果你的愛人可以經常給到這樣的身體接觸,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可以彌補小時候父母造成的那種愛的缺失感的。
我見過很多情侶走在馬路上,像是陌生人一樣保持一點距離,或者拒絕和對方有牽手等等親密動作,最多就是倆人在一起一塊吃東西,看電影。
‘保持距離’甚至會延續到婚姻里,這種父輩們給到的相處模式影響了多數現在的年輕人,人們總是習慣把自己條件反射一樣的行為變成一種本該如此的俗話說、老人言,或者類似大家都是這樣等等的常態。還把這種常態加上自己的價值觀變成一種類似常識的東西。
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些常識,不用自己負責,不用思考怎樣解決問題。
愛人彼此的親密關系不親密,又能怪得了誰呢?
所以當你的伴侶處在沮喪,失望等等負面的情緒的時候請不要過多的給她建議,就像電影里面演的,給TA一個擁抱,或者坐在他旁邊輕輕牽起她的手,攬住TA的肩膀,給TA一點溫暖比你那個時候僅僅只說我愛你要好的多。
有伴侶的人擁抱有愛人,那單身狗怎么辦?
有的人或許已經想到了,那就是養寵物。
我的建議是一!定!要!帶!毛!的溫和的哺乳動物,最好是稍微大一點,倉鼠什么的就算了,喵喵狗狗的就好。
抱著又軟又暖,雖然當鏟屎官不容易,但談戀愛更不容易呀。對不對。
我認識的很多單身狗們不是在努力脫貧,就是在努力脫單,還有很多人變成了工作狂,但不管單身狗狗們干什么樣的事情,無論養幾只寵物,無論怎么移情,
愛一個人和被一個人愛給到自己的那些精神體驗,是不會有什么能代替的
,就像父母給我們的那些人生體驗,用其他東西再怎么彌補也是沒有什么能替代的。
PS:
現在很多人都在用各種各樣的理論,表達一個人比兩個人的各種好。
我知道很多人受過傷。但那并不代表你不配擁有未來。
縱觀世界上的任何動植物、昆蟲。
生物細胞的存在就是為了生命延續,人再怎么偉大,也并不特殊。
早點接受自己渴望愛。
不丟人。
再PS:
擁抱就擁抱,別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