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的來臨,新的規則的不斷出臺變化以及市場飽和度的變化,使得自媒體平臺的操作運營模式及玩法,如微信運營、微博運營、QQ空間平臺等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如果只是依靠自身不斷的一一嘗試,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可能也取不到良好的效果。通過學習他人經驗可以使我們規避許多錯誤,借鑒他人案例可以使我們對于運營推廣寫作擁有更多的思路和新思考。
通讀霜晨月及契約所著《微信百萬粉絲大號成長秘笈——微信營銷實戰案例大觀3》所獲知識為三,除了本身的定位之外,分別從內容寫作與策劃、日常運營操作、用戶粘性三個角度闡述:
一.內容寫作與策劃方面。
由于自媒體平臺的不斷增加,如何在眾多的平臺中脫穎而出,對于我們來說,如何獲取用戶,如何在獲取用戶之后留住用戶并且進一步提高用戶的粘性,甚至讓用戶作為主動推廣方推廣我們的微信微博等賬號便是我們現在工作的重點。除了各位老師自身知名度及線下講座介紹引導用戶關注之外,更多的便是賬號本身內容的創作與粉絲的體驗感的維護。
現在仍是“內容為王”的時代,我們本身的賬號屬性便和純營銷性質的平臺有所區別,學生關注我們的平臺,一是被老師自身所吸引,期待與老師增進距離,二是期待在老師的平臺上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因此作為考研老師或者官方的平臺更應該增加優質內容的輸出,在內容方面盡量做到一個全面的整體的規劃,防止出現看到什么便轉發什么,什么內容熱都想往上蹭熱度的現象。
內容方面增加規劃性。作為一個考研老師或者說考研機構官方賬號,應該從考研本身出發,以考研節點為時間軸,在每一個階段應該發什么內容,每個內容應該包含哪些維度,每個維度又要如何細分等都應該提前進行一個規劃,對內容進行梳理整合,原創出有內涵有品質符合學生本階段需求的文章,若一個學生關注老師微信,期待獲得復習指導與復習資料,但是每天發送的內容不是情感軟文就是課程營銷或者說是高效段子,那么學生本身對于此平臺的看法與依賴度就會降低。因此優質內容產出方面仍是平臺的重頭戲。至于是選擇圖文結合還是視頻等形式、是選擇放在頭條位置還是下方位置根據具體的內容進行規劃,形成一個平臺本身的特點。
定期活動策劃增加用戶活躍度,培養用戶參與習慣。平臺的建立是為了聚集用戶,然后營銷推廣一些自己的產品進行商業變現,但是只是將用戶簡單的聚集起來卻不進行活躍度維護也是錯誤的。粉絲關注平臺之后每天只是簡單的學習干貨內容,卻不進行任何互動,對于用戶體驗來說也是一大硬傷,否則要推廣某些產品時,甚至可能產生用戶無人反饋參與的現象。
作為一個偏向學習類平臺,除了內容方面要保證全面、優質、可信之外,還應該根據粉絲的現狀增加一些互動、提高活躍度的活動的策劃。這個可以學習“十點讀書”開始階段每天定時參與贈書活動,保持用戶高活躍度,我們本身也可以根據自身的一些特點,增加此類優惠福利活動,最好形成定時定期,這樣用戶便會形成一個習慣,某個時間點或某個階段,我們會有福利活動的退出,對于用戶參與以及以后課程等內容的營銷比較有利。
二.日常運營操作方面。
平臺從一開始就應該確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配合后期的不斷摸索試探不斷調整,形成一個平臺本身的風格。作為一個平臺肯定要進行日常的運營維護,除了上述的保證內容優質、定期制定活動增加用戶活躍度之外,對于日常操作還應該從下面幾點做起:
標準的制定。正如前面提到的活動要定時定期一樣,日常的運營操作,比如每天發文的時間、每條推送位置具體的文章類型、后臺答疑互動時間等,文章本身的內容的特點(如排版、色彩等)均應該形成一個具體的標準,這樣可以增加用戶的觀感度與平臺的可識別度。
去公眾號化、人性化、個性化。針對微信平臺來說,不能僅著眼于此,應該增加渠道的開發與整合,微信、微博、QQ、論壇、頭條等內容與渠道進行互相整合互推,做到渠道多樣化。同時粉絲用戶針對的不是一個每天只會定時發送特定內容的機器,在日常運營操作過程中,應該增加與粉絲之間的互動,形成本身互動的一個特點,例如,支付寶平臺走的是“賤”風,視覺志走的是“高端”風,小賤雞走的是“智能”風,我們自身的平臺是代表老師,代表機構,就應該遵循老師本身的個性特點(張雪峰老師的實力與幽默,徐濤老師的萌,屠屠老師的暖,楊超老師的耿直,小林老師的貼心),開發機構本身的特點,形成一套自身的容易讓粉絲用戶認可的、易識別的風格。
三.粉絲粘度方面。
作為平臺的目標便是吸引用戶關注,增加粉絲,提高平臺的認知度,最終實現商業變現。那么對于如何實現這一最終目的便是我們工作的重點。粉絲作為一個主體,也是我們平臺推廣中的重要一環,因此暫時除了上述的優質內容及定期活動的推送之外,暫時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針對留言進行及時回復。就如同“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對于粉絲每條留言均會回復一樣,我們也應該在后期粉絲維護上做到盡量回復,作為學習平臺,學生會后臺留言多半還是會有疑問期待解決,如果可以每次都能及時解答學生疑問,那么學生本身對于此平臺的認知與依賴度就會增加,現在人手相對不足,但是在能力與時間許可范圍內,還是應該對于后臺留言進行回復,解答粉絲疑惑。
菜單欄優化設置,增加問題提交按鈕等內容。菜單欄作為用戶進行平臺第一印象,一定要體現出平臺的特點,同時也應該讓用戶更好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同時菜單欄設置內容導航優化,增加問題提交按鈕,聚集粉絲,提高參與度,然后利用每天的文章推送以及后臺答疑回復學生疑問,增加學生代入感與參與感,使學生獲得對于自己有用的內容及資訊。
總之,作為一個教育平臺,除了保證自身特色和推送內容優質之外,還應該對于學生疑問進行解答(需要其他各部分配合),同時也利用定期的一些活動增加用戶參與度與活躍度,讓平臺成為一個學生疑問可以盡快解答,干貨內容大量轉發,活動推出大量響應的“用戶-內容-服務-活動-營銷”一體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