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陳開甲寫的《在峽江的轉彎處》,他的人生筆記比有的作家寫的更吸引人,原因不僅是他的文筆優美、感情真摯飽滿、主要是他的命運起伏跌宕、閱歷萬千多面。只要把他的經歷記錄下來,就比任何虛構的小說還精彩。在擺脫草根命運的奮斗中,他胸懷理想、堅忍不拔、發奮苦學。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實事求是、腳踏實地,還有所追求,一旦機遇來臨就能抓住。在國內外頂級學府的學習訓練中,鍛造理論功底、開闊眼界心胸,可貴的是能緊密聯系自己生活和工作過的實際,認真思考,學到了真本事。在有進京到國字號金融單位高就機會時,不顧妻孩的期盼,能夠追隨內心回鄉服務,接受挑戰,擔任湖北巴東縣委書記。
在擔任縣委書記的6年里,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無私無畏、有所作為,無欲則剛,敢于擔當,抓扶貧、修山路、通網絡、推旅游、搞反腐,親自簽字雙規和抓捕官員和不法商人達87人,牽連出5名縣領導、牽連出2名州領導。使得一個常出如“鄧玉嬌案”網上負面新聞的輿論場被一個“網紅書記”的作為刷新成滿滿的正能量,徹底扭轉了當地的政治生態,也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在他蹣跚跌撞篳路藍縷一路走來時,也曾苦惱彷徨、焦慮成積、精神抑郁,但他母親言傳身教的優秀品質遺傳給他的基因支撐著他,他的妻子在他最困難無助時貼心陪伴和理性支持溫暖著他,使他能恢復常態、繼續戰斗。正當他打開工作局面、組織要重用他時,要換屆時他主動辭職。這并不是官場無奈的激流勇退,而是要實現理想做公益事業的華麗轉身。他曾說:“當你真正把一件事想得澄澈透明時,你甚至會覺得整個宇宙都在幫你論證這件事的合理性”。辭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身份上書黨中央,反映基層一些行政文化的弊端,提出意見和建議。這件事,只有在辭去公職時,才能證明做這件事的純粹,才能實現這件事的純粹。這讓我想起了余秋雨為了沉下心來搞大文化研究而辭去公職。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在做公益的幾年里,他創立了恒暉公益基金會,做公益社會實驗來幫助尋找因病致貧的社會難題的解決辦法,他還利用自己的公眾形象和資源,團結許多公益組織在新寇疫情期間做成了不少事。
從他的經歷中,我們也能得到啟示,他的反腐敗工作能取得成績,與黨中央加大反腐敗斗爭的大背景直接分不開,沒有上級部門的決心和力度、沒有制度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在中國官場中搞反腐是難以為繼的。
我們期待陳開甲,記錄并分享他在路上見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