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著自然拼讀這個話題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老師、家長、以及學生開始對于這個話題有諸多疑問,結合大家的疑問,小編翻閱了各類資料、并多次聽取了關于自然拼讀的講座,現在對這個hot topic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1. 為什么要教自然拼讀?
無論是native speaker還是English language learner,學英語的時候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記單詞!但是,作為二語學習者的我們不知道的是,記單詞的時候我們是有捷徑可走的!是的!就是捷徑!和一個一個字母地背的傳統方法(a-p-p-l-e,蘋果)相比,這條捷徑就是找到英語詞(words)和音(sounds)的對應關系。
什么?對應關系?!——是的,it is the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the sounds of English and the ways we write them——這種對應關系存在于詞和音之間。與漢語的意合不同的是,英語注重音合,即看到English words你就能讀出它。相反地,看到一個不認識的漢字,你就算是挖空心思地想,不知道怎么讀就是讀不出來,靠拼讀或是猜想往往是不準確的。
但是!如果僅僅認為自然拼讀是在幫助我們記單詞那就大錯特錯了!正因為有這種對應關系,才給提供了這條捷徑:即通過理解音素和拼讀的聯系,擺脫單純靠記憶去死記硬背單詞的怪圈,進而學會解碼新單詞(decoding new words),提高閱讀理解力、增加閱讀量。也就是說,自然拼讀的終極目標是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即服務于reading。
2.怎么教自然拼讀?
說到怎么教自然拼讀,首先要明確一個“教什么”的問題。老師在教拼讀的時候不僅僅是在教學生某個單詞怎么拼,或是怎樣用拼讀的方法把一個新單詞讀出來,而是在教拼讀意識(phonemic awareness)。
也就是說,老師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能做到見詞能拼、見詞愿拼的程度,從而最終才能實現邊拼邊讀。
接下來就要說說怎么教了
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分年齡,不同階段不同處理(本部分內容參考劉寶胤老師的《英語,愛“拼”才會贏》)
對于中國孩子而言,英語作為外語,缺乏語言環境。那么英語啟蒙的早晚,就會影響到小朋友英語學習的方式和方法。
如果英語啟蒙得早,從3-4歲開始磨耳朵(聽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讀英文繪本等等),這樣就能積累大量的聽說詞匯,那么他們到了6歲左右開始學習自然拼讀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路徑就會和native speakers有些類似。
如果5-6歲開始英語啟蒙,自然拼讀準備階段的聽說詞匯積累、辯音和字母識別與起步階段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音形對應結合起來,同步進行。
對于7-8歲才開始接觸自然拼讀的孩子而言,情況與前兩個年齡階段不同,他們大多已經學過了26個字母,學過了字母名和字母形,和一些簡單的單詞,但是沒有音素意識。
9-10歲的孩子應該已經學會了自然拼讀的基本規則,即使沒有學過自然拼讀,通過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匯量,對單詞的拼讀或多或少也有了一些潛在的感知。因此,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自然拼讀,可以通過對音形對應規則進行系統梳理的方式進行。
3.?怎樣和閱讀結合呢?
國外關于自然拼讀的叫法是“learn to read”,即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語文啟蒙”。英語閱讀是對自然拼讀的練習和鞏固。孩子學習了自然拼讀之后,需要配合閱讀材料來練習所學規則,進而復習、鞏固。所以,對于學習自然拼讀的小朋友而言,自然拼讀教材和繪本的配套使用的效果是最理想的。
既然是“learn to read”,那么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即讓學生們學會“how to read”。為了讓自然拼讀和閱讀良好的結合,大量泛讀作為基礎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泛讀材料以原版書為佳,同時注重繪本和分級閱讀的搭配,跨學科閱讀也同樣能豐富孩子的閱讀視野。
無論孩子英語啟蒙早晚,通過自然拼讀進行閱讀都將著眼點從單個的單詞轉化為了對篇章、意群等的文本解讀。通過有效閱讀,孩子逐漸學會對陌生單詞進行解碼和拼讀,進而反復練習、瞬間識別單詞,也就掌握了獨立閱讀的能力。
由于篇幅的原因,今天小編就著重說了這三方面的問題,希望能對大家的疑問有所幫助~ 祝大家的拼讀教學都能越來越順利,小朋友們能學到think and talk like native speakers!
本文參考了劉寶胤老師的《英語,愛“拼”才會贏》,《英語學習》雜志中的“英語教育微信談”,楊麗老師的講座“A Sandwich Approach to Teaching Phonics”,以及李華老師的講座“自然拼讀與繪本閱讀的融合”。排名不分先后。感謝各位老師的學術貢獻!